建设品牌文化还不能忽略“体察民情”。这就是品牌的“品察”内涵。打造品牌就要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及。品牌文化只有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和共鸣,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形成竞争力量。没有消费者的认同与参与,再好的品牌文化也只能孤芳自赏。因而品牌文化要与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保持一致,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的塑造。所以品牌要保持高度的敏锐,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体察消费者感受,及时调整战略。 法国护肤品品牌欧莱雅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别的产品销量不错,唯独防晒霜无人问津。欧莱雅高层就纳闷了,难道中国人不防晒?后来一经市场调查才明白,原来西方人是白种人,白种人都追求健康肤色——小麦色,所以西方的防晒霜要求的只是晒不伤。而东方人追求美白,不仅要晒不伤还要晒不黑。高层恍然大悟,于是着力研究出针对东方人肤质的防晒霜,再加上广告宣传,立刻销量大增。 顾客是上帝,只有品牌去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没有消费者去迁就品牌的,所以品牌要做到时刻体察民情,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赞誉,提高品牌忠诚度。 还有一个例子,也是说海尔的。 1997年10月份,张瑞敏到四川出差。有用户跟他抱怨说,海尔的洗衣机不好,下水管老堵。一了解,原来是有些农民朋友用洗衣机来洗地瓜(北方叫红薯),有时泥沙堵塞了下水管。回来后,张瑞敏把这事讲给大家听,一些人觉得像是笑话,说重要的问题不是改良洗衣机,而是要“教育农民朋友怎么使用洗衣机”。但张瑞敏不这么看。他说:“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后来,海尔专门开发出一种下水管加粗的可以用来洗地瓜的“大地瓜”洗衣机。这事见诸报端后,有人不以为然,说我们的农民朋友富裕到用洗衣机洗地瓜了吗?张瑞敏的想法是,既然用户有需求,我们就该去满足。“这块蛋糕也许不大,但却是我自己享用。” 虽然“大地瓜”洗衣机不一定能卖出多少台,但海尔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海尔的品牌知名度也因“地瓜洗衣机”提高了不少,这何尝不是一种营销策略呢?海尔享用的“蛋糕”就是品牌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一年发财靠机遇,两年获利凭领导,三、五年成功因制度规范,百年不败得益企业文化。浓厚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企业管理,品牌打造都离不开一个“人”字。“人”也是“仁”,“治人”定要“仁治”,企业是人来管理,产品是人来使用,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品牌文化都要“以人为本”。古人云:得人心者的天下。建设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亦是如此。这就是我为什么我一直提到“人”、“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原因,这也是建设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根本。 企业文化讲究厚德载物。员工的凝聚力、协作力、战斗力来自于企业文化带来的归属感。若员工和企业有共同的价值观,员工以企业大事为己任,何愁企业没有长足的发展?但浓厚的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LV、夏奈尔、劳斯莱斯,哪一个不是靠几代人的努力得来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以怨报怨,这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无需我再多讲。良好的企业文化以理服人,以德服众,无德何以立足天下?古人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从这种层面来说,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管理目的。 品牌文化讲究个性鲜明、品位。奢侈品如GUCCI,性感、妖冶;channel,优雅、高贵;巴宝莉,皇室奢华;阿玛尼,大方、简洁;爱马仕,顶级奢华。。。既是个性,也是品位。这些个性鲜明的品牌都有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样的品牌才是百年不衰的代表。 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我们前面提到可口可乐伍德鲁夫的自信即是来源于此。 能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企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遇到什么样的经济危机,都能像可口可乐一样处于不败之地。进可攻,退和守,进如入无人之境,退似如固水金汤,进退自如,坚不可摧。 所以,打造大品牌,离不开厚重的企业文化。要建设优异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企业需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