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池酒厂原是山东省临胞县的一家生产“秦池”白酒的企业。当时的秦池只是山东无数个不景气的小酒厂中的一个,销售区域也只局限在潍坊。 1995、1996年,秦池分别以6660万和3.2亿的天价中标央视黄金广告段成为“标王”。一时成了爆炸性新闻,秦池由此一夜成名,其白酒也陡然身价倍增,秦池的96的年销售额近10亿元。其管理者无不自夸的说:“我每天往中央电视台开进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奔驰。” 1997年初,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彻底把秦池从“标王”的宝座上拉了下来。 一个从未被公众知晓的事实被媒体揭晓:秦池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它从四川邛崃收购大量的散酒,再加上他们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
这篇报道像滚雷一样迅速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国内无数家报刊转载。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秦池遭遇到了最猝不及防的一击。秦池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从传媒的视野中消失了,也从消费者的视线里消失了。最让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几亿元打造的商标最终仅以几百万元的价格抵债。 直到秦池倒闭,秦池管理者还没有觉醒,最终还认为是媒体害了秦池,却没有意识到是因秦池自身不注重产品质量,欺瞒消费者获利而自己做了自己的掘墓人。质量是最硬的因素,没有这个东西,样子做得再花哨,营销做得再疯狂,销得越多,垮得就越快。没有质量,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无独有偶。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同样闹得沸沸扬扬,原来很多乳制品企业在产品里添加三氯氰胺,借此提高检测蛋白质含量,以蒙混检测。三氯氰胺有毒性,致使多名婴儿死亡和残疾。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激起了全民公愤,遭致全国上下的一致声讨,“三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毒奶粉事件”也牵涉到了很多知名品牌,一时间乳业人人自危。十几年的知名品牌“三鹿”最终倒闭,其企业法人也最终受到法律制裁,而牵涉的很多知名品牌的信誉在消费者心中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美国学者查尔斯·汉普顿说:企业一旦做出“反经济信用行为”,他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商业信誉就会受到重创。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指出:企业是讲信用、讲信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企业若不讲商业道德,重利忘义,磨牙吮血,置产品质量于不顾,鲜有能支撑很长时间而不土崩瓦解的。“出来混江湖的,欠了人家的总是要还的!”企业在毁誉牟利的同时也应该摸摸良心,考虑一下企业所承担的社会道德风险。不择手段逐利,短期内就算能飞速发展,也绝不可能基业常青!最终还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前车之鉴已足矣,希望来者不要重蹈覆辙。 质量对品牌来说固然重要,如果说质量是品牌的生命,那么特色风格就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没有自己的个性,如何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如何向大众传播?又何谈品牌忠诚度呢?这就需要品牌有“品位”。“品位”是品牌的灵魂。品牌的品位也代表了消费者的品位。消费者选择的某个品牌,代表了消费者的品位。如何成为一个有品位的品牌?那需要品牌必须要个性化。 鲜明而丰富的品牌文化是品牌的重要特征。只有你的品牌文化与众不同、富有特色,才便于消费者识别,有利于品牌竞争。要想打造品牌的强大竞争力,必须使品牌独具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