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格兰仕第一台微波炉上市的时候,没有人会料到,在随后数年时光中,这个由纺织行业进军家电的企业将会在该行业中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价格战狂潮,但正因为有了格兰仕的存在,让企业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低成本竞争战略的威力,那横扫一切的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局面曾引得无数家电英雄折腰,以至于后来提出的“格兰仕模式”成为管理业界的经典案例。 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波特教授基于竞争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战略实施的三种途径,一是聚焦战略,二是差异化战略,三是低成本领先战略。“格兰仕模式”的企业经营核心思想就是低成本领先战略,这种模式就是通过规模化的生产,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然后以价格优势横扫市场,打击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格兰仕固然以此赢得了“价格屠夫”的称号,并借此赢得微波炉市场7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微波炉行业进入成熟期,这种大规模生产模式的弊端却也日益显现出来,导致它后期也不得不放下价格的屠刀,向品牌溢价战略营销From EMKT.com.cn模式靠拢。 无独有偶,就在格兰仕由“大制造”向“大品牌”转移的同时,家电业另外一个行业巨头海尔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一场关于海尔家电品牌提升重塑的战略营销模式的转移。这种行业整体的战略转移并非是个案,而是由沉重的行业环境大背景与企业内部竞争的压力造成的。 一、家电行业由“大制造”向“大品牌”战略转型的大背景因素 家电行业的这种转变既是企业对利润追逐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使然。这种转变是由如下几种因素造成的。 1、 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其他国家行业纷纷感觉到来自中国质优价廉产品的压力,开始陆续有反弹的趋势。这点从很多国家开始对中国展开反倾销调查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危机的前提下,很多国家为了维护国内稳定,不得不开始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来保护国内企业的生存,这将大大影响我国依赖对外出口企业的销量。 2、 无论大电小电,白电黑电,整个家电行业已经走过了高速成长期,行业发展开始进入剧烈竞争的成熟期阶段,行业利润越来越薄,而管理成本越来越高,成长的需要不得不迫使企业向追求利润的方向转型。这就意味着先前很多依靠低成本优势进行规模扩张的战略需要及时调整。 3、 同质化经营模式导致的价格拼杀属于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杀八百”的方式,这种模式的长期操作导致企业无力在研发中增加大量的开发成本,不能在产品中进行差异化创新,为了应对竞争不得不又再次举起“价格战”的屠刀,开始恶性的搏杀循环。这种只顾眼前,不管未来的局面已经为广大业内人士所认知,家电企业纷纷开始产业反思。 4、 “先把敌人消灭,再整合行业”的战术思想使然。国内大多数家电企业都是经历从小到大的成长的过程,自进入行业开始,始终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这种长期的压力使得企业自始至终都将“打压竞争对手,甚至将之消灭”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渐而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习惯。这就导致企业的目光始终聚焦于竞争对手,忽视消费者的需求,只顾眼前,管不了未来。 上述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企业对于大规模生产,追求低成本优势的“大制造”发展模式成为行业博弈的最后杀手锏,这当中既有其自身生存的压力,也有内外环境的迫使,但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性规划,不主动寻求属于自己的蓝海领域,也是企业之间竞争呈胶着状态,彼此纠缠在一起,进行价格搏杀的主要原因。 二、“大品牌”战略营销模式的特征要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