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产品概念,这个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天意”瓜子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从活跃在电视上的食品广告来看,多数食品并没有独特的品牌内涵,往往借助于明星的自身特点来塑造品牌,这当然也是一种方式。但缺乏明确的品牌内涵却是最大的不足,包括最近由周星池代言的“芬达”饮料,除了周星池的形象外,我们很难看到它要告诉我们这个产品或者这个品牌有什么特点。 第四是产品外延。对其他产品来说多指附加于产品的售后服务,对食品而言则更注重其销售方式。很简单,我们从批发市场、超市或者专卖店购买同一食品,内心感受是不同的,一方面是对品质的信任程度,另一方面则是档次感。有家零食企业,专做超市专柜,卖场设计很有特色,并且产品丰富、展示得当,给人的感觉是可信赖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食品自身品类丰富、大多单价不高的特点,食品品牌往往要借助甚至依赖于零售企业品牌,也就是说,消费者甚至不必去辨别哪个品牌好和坏,而是把信赖感直接而单纯地给了店铺。有家叫“战国策”的茶叶店,它负责的是产品分装和零售,我们可以把“战国策”看作茶叶品牌,也可以看作茶叶店的品牌,而实际上,大多消费者还是倾向于后者。当然,更为切合实际的是店铺品牌与产品品牌的有机结合。深圳有家叫“食味特”的店,是家各地特产的专营店。消费者的信赖来自这家店,同时也来自各地特产的品牌,实际上形成的是这样的概念:“只有在这家买的各地特产才地道。”这就是零售品牌的作用了。 有句话叫“同行没同利”,大家不要去相信某某食品容易做之类的建议,而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尤其实际经验和对市场的感悟来做项目选择,只有适合你的项目才是最“容易做”的项目;还要注意所谓的成功案例,只可做参考启发而不可照搬。任何企业或产品的成功或失败都与起所处的市场环境有极大关系,我常常说,李嘉诚发家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只能学习他的经营精神,而不能学他的方法。世界上还有比食品行业的产品更丰富多样的吗?没有了。这样一个行业,不仅产品丰富多样,而且千差万别,不可能有统一的“成功模式”。即便我们在以上标准的分类前提下所做的探讨,实际上也仅仅能够作为一种启发,对于具体企业和具体产品,还是需要有详细的调查分析,才能制定真正适合的发展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