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打地方牌,200种地方口味方便面挽救业绩

2010-04-24 10:30 来源:中国品牌总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这家中国内地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打造了一个专攻地方口味的神秘团队,并依靠他们研发的200种产品成功挽救了不断下滑的业绩。

    东北很少有人不爱吃小鸡炖蘑菇,而西北人则更偏爱油泼辣子……面对一个地域广阔而众口难调的市场,中国内地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康师傅想出的办法是,用200种地方口味方便面来迎合顾客的口味。

    餐馆里有这样一种食客:他们只点一种食物,虽然每人一份,却对端上桌的食物浅尝辄止,反而用更多时间记录、讨论,过程中还不时地在碗碟中挑挑拣拣,似乎在寻找什么。如果这些人不是什么美食评论家的话,那么很可能是康师傅派出的方便面地方口味开发小组成员。他们的任务是要考察地方菜式,以确认是否可以作为康师傅方便面即将上市的新口味的标杆原型菜。

    这支负责品尝和研发的团队由20多人组成,他们在8年间走遍了中国各个省份。而康师傅方便面事业部也以口味来命名,比如东北炖、江南美食、本帮烧等。据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方便食品事业群企划本部副总经理卢宗庆提供的数据,2009年康师傅方便面的销售额达到170亿,其中地方口味产品贡献的业绩占到24%。

    但是康师傅开发针对区域市场的地方口味,最初却并非出于主动。

    1992年,这家来自台湾的食品公司正式进入内地市场,但当时仅有一款红烧牛肉面—这是典型的台湾地方口味。由于当时的竞争并不激烈,康师傅仅凭这一款产品便打开了全国市场,公司业绩也在1997年达到高峰。但从那以后,康师傅方便面的业绩却不断下滑,从1997年的42亿下滑至2002的38亿。

    为了扭转颓势,康师傅最先想到在改变包装上做文章。但事实证明,仅凭从碗面到杯面、桶面的外观变化,收效甚微。在一番调查后,康师傅发现,消费者对单一口味的方便面已经感到厌倦。

    1997年时任企划部协理的卢宗庆去西南出差时,当地的经销商曾向他反映红烧牛肉面不够味,要在面里加油辣子。当地人对辣口味的偏爱提示了他,于是2003年,康师傅率先在西南推出了第一个地方口味的系列产品—油辣子传奇。

    从此开始,这家公司开始尝试转变思路。这一年,卢宗庆提出将方便面的工艺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菜系相结合、做地方化口味。随后,这一提议在康师傅内部获得了通过,由企划部牵头提出某种地方口味的开发计划,研发部门负责研发、落实。

    为了配合地方口味产品的开发,康师傅在原有方便面研发团队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招聘了7位“地方口味专员”,这些隶属于研发部门的口味专员常驻于康师傅在全国下设的7家分公司中,主要工作是根据上级指示在当地寻找有特色的地方口味。

    “业绩衰退迫使你必须去思考创新,创新就必须多元化,而一旦多元化你就被迫要做出很多繁琐的事情,”卢宗庆说,“过去没有地方口味专员,现在必须增加。他们是当地人,应该最了解当地口味。”

    此后的几年中,康师傅通过不断推出新地方口味产品的方式,增加了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入。比如,2009年油泼辣子面的诞生就是针对西北区域市场而为。

    但推出一个地方口味产品的过程却不如想象那么简单。

    2008年底,康师傅企划部将发源于陕西的酸汤面列入了开发专案。这一方案首先被传递至天津总部的研发中心。很快,身在西安的地方口味专员张璇就接到研发中心的电话,通知她为酸汤面研发做前期准备。

    张璇是西安人,2006年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康师傅,成为屈指可数的地区口味专员之一,负责整个西北地区口味的探索寻找,涉及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在内的6省。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