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图案概说(9)

2010-05-11 14:48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宋代时,象征人间皇帝的玉皇大帝出现了。玉皇大帝的全称是「昊天金阙至尊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简称「玉帝」,为总执天道最崇高的神。正因如此,历代皇帝对玉皇的礼拜最勤。据《宋史·礼志七》: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一○一五年)「上玉皇大帝圣号曰大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一一一六年),又「上玉帝尊号曰大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八仙崇拜的兴起元代是由蒙古民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为了能够统治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元代统治者选择了道教中的全真教派作为国教。因为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宗教,推行起来易得到中国人的认可。所以,元代的神仙信仰相当普遍,从统治者到庶民百姓都尊礼道士,信奉道教之神。全真道分南宗和北宗。南宋时期,在江南有一支与全真道类似的道派,称为「南宗」,该派以北宋道士张伯端为祖师,道法也源于神仙锺离权、吕洞宾,以修炼内丹为主,并宣扬三教合一思想。元朝统一中国后,有人倡导两派合并,王重阳一派为全真北宗,张伯端派为南宗。南北宗共尊东华帝君、锺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全真道五祖师,其下各立「七真」。南七真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刘永年、彭耜;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山西芮城县永乐镇,相传为吕洞宾诞生地。吕洞宾「升仙」后,道教徒就其居宅建吕公祠以祀之。金末扩建为观,元世祖中统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改名大纯阳万寿宫,后称永乐宫。永乐宫壁画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元代道教诸神的形象,也是道教壁画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如三清殿的《朝元图》描绘了以南极、东极、紫徽、勾陈、玉皇、后土、木公、金田为主体的诸神,作恭贺朝拜「三清」的场景,周围环侍金童、玉女、仙伯、帝君、三山五岳、星宿雷电以及青龙、白虎、太乙、功曹、番官、使者等各种神祗二百八十四位之多。《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五十二幅,描绘吕洞宾游仙故事,形象生动。从这些图画里,可以了解当时的吕仙信仰及关于吕洞宾的传说。金元之际对吕洞宾的神仙信仰十分盛行,具有广泛的影响,所以全真派借助其社会基础以传播教法,说王重阳得吕洞宾传授道法丹诀……等等。由于吕洞宾是全真教祖师爷,虽然全真教的内丹理论艰深难懂,但全真道士非常重视形象宣传,编造了大量仙话,著名的如八仙及邱处机等人的仙话。在这些仙话中,神仙常常做一些符合民众心愿的善事,以此吸引民众故在民间百姓中信仰者颇多。元代中后期,八仙仙话迅速传播,随之形成了对八仙的信仰,至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全国各地与八仙有关的地方相继建观塑像;道教宫观中增塑八仙像、增设八仙殿,供人祭拜。在民俗活动中表现也很突出,如山西一带形成了寺门祭祈八仙的「敬八仙节」,文人学士还创作了大量的「八仙庆寿」戏供人们祝寿时演出。

    中国民间的神崇拜
    民间神崇拜,是指一般百姓对神灵的崇拜。民间神崇拜的范围较为宽广。民间神崇拜可分为行业神崇拜和杂神崇拜两种。
    行业神崇拜行业神崇拜源于从业人员对行业创始人的崇拜。在行会出现之后,行业神便转化为各种独立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保护神。因此行业神崇拜反映了各行业劳动者祈求神保护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的心态和愿望。行业神的内容和数目大体上是可变的。明清以来,工商各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行业增多,行业保护民神也自然增多。从清代所遗留下来的行业神名称来看,许多行业神确与行业首创者的神话有关。如,马头娘──养蚕业、孔子──学塾、杜康真人──造酒业、陈七子──梳篦业、蔡伦──造纸业、蒙恬──制笔业。有些行业神并不是行业的创始人,而是借用与该行业有密切关系的神。如:灶王──厨行、赵公元帅──钱庄、文昌帝君──书籍南纸行、太上老君─冶炼业、姜子牙──相面与卜卦业、吴道子─油漆扎彩业王维──画店、眼光娘娘──眼药铺。由于这些神、或者被神化了的人原来就具有相似的职能,所以,这类行业神也能让人理解。但有些行业神就难以让人理解。比如,刘海蟾仙本是全真教北五祖之一,却被针线业奉为神师,并成为七十二行祖师之首。达摩老祖不是神,而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不知何故这个印度和尚竟成了中国业神中,有不少神原本或同时是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灵,如灶君、文昌帝君、观音、药王、关公、财神、火神、土地神、花神、送子娘娘等。从业者供奉这些神与一般民众供奉这些神的性质是不同的。不论何种人物和神祗,只要适合自己的需要,皆为供秦之列。出于功利目的而奉神,正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特点。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