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快线”一定也会被淘汰的,这种立足于产品卖点的“技术性”做法注定了会被更强劲的后来者取代,你现在水果+牛奶更营养,我将来是水果+牛奶+醋饮,我比你更有营养,或者是喝久了,大家也不觉得你营养快线有什么营养,知道你是“大忽悠”,或者出个什么差错,“西洋镜”就此被戳穿。不过这对娃哈哈来说不算什么,他们会很快地催生出新的“杂种”。然后利用自己近乎垄断的渠道资源再横行几年,他们成功的诀窍列为公式可以解读为:“先混合——抢渠道——大忽悠——疯卖——退市”第二波就是把这个公式重新来过一遍。 下面列举几个特欠抽的“混血”商品 第一个:三得利利取拿铁,“利趣拿铁”多洋的名字,现在可好,配方给说出来了,奶与咖啡的黄金比例,解读得一点神秘感都没有了,就如同泳装美女被解下了泳装,看着像是个女性生殖健康图。又或者像东北菜名一样实在——“猪肉炖粉条”,不但告诉你成分是什么,连怎么做的都告诉你了!回家自己炮制一个吧! 这种做法我们暂时命名为“脱衣派”,不同的是人家越脱越诱惑,它却越脱越让人没胃口。 不过还好,三得利利趣拿铁还是保留了最后一道“防线”,黄金比例这个秘方是不会告诉你的,你自个琢磨不出来!呵呵! 第二个欠抽的就属于啤儿茶爽了!典型的“抖机灵”,你能猜出我是谁吗?我是啤酒呢?还是绿茶?这种杨某人称之为“卖春派”做法,吃的是“青春饭”,让你图个新鲜,真的,第一次我也很好奇,非得买一瓶喝喝! 可是你会为这种好奇买第二次吗?好即便有第二次,那你也不会为好奇第三第四次买单,除非它能象可乐一样喝上两次就让你上瘾。“似酒非酒,超爽滋味”,绿茶&乌龙茶&麦芽提取物&啤酒花。 杨某人早说过,娃哈哈只会做产品,不会做品牌,看看娃哈哈的产品,哪一个不是围绕产品成分、产品功能展开的,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可乐要抢占“畅爽”这个词,也无法理解雪碧要抢占“凉”这个词,他们只知道“相当于5个柠檬”的“货真价实”的卖法。 抢占某个词?抢占定位?一遍歇着去吧!我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多的功能!你还不赶紧的帮我吆喝? 啤儿茶爽的突破在于说成分的时间对顾客进行了撩拨!你猜!你猜!我让你猜! 估计也是忽悠一把就卷铺盖走人了!无所谓! 别急,还有更闹心的! 第三个:我们就叫它“闹心派”吧!原因是它真够烦的,你不是牛奶加了果汁营养素什么东西吗?我给你来个牛奶加果粒,看得见,吃得着,比你实在吧!吃起来还挺有趣。不但如此,我还多给你搞出几个花样来呢!除了草莓果粒,我还有猕猴桃果粒、桃子果粒、芦荟粒、椰果粒,我噎不死你我烦死你!饮料市场已经够乱了,你还在添乱! 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可口可乐那么好卖了吧!就是被真果粒这样的饮料给逼的,面对琳琅满目的饮料,我们很容易迷失目标,看了老半天都没有想好买什么,你不能老打开人家的冷柜浪费人家的冷气,并且绞尽脑汁说不定又死了一个脑细胞,算了,来瓶可乐吧!可乐的销量就是这帮“闹心派”孜孜不倦努力的成果。有时间真怀疑这帮“闹心派”是可口可乐参股的,就象是《西游记》中的众多小妖,是用来陪衬孙悟空的神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