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应变走普药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R药企踌躇满志地推广该产品时,该产品却受国家政策影响,零售价由原先30多元降到10多元,代理商已无利润空间。R药企高层研讨认为,该产品可能会走上死路。李经理却比较乐观,在他看来,经过两年的运作,产品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关键在于如何寻找一种更好的模式继续操作。
事实印证了R药企高层的猜想,所有代理者逐渐放弃该产品,他们强调彼此合作愉快,但“不可抗因素”使他们只能忍痛割爱。李经理却不愁,他又有了新的营销方案:放弃代理制,走普药路线,要求所有业务员和经销商沟通,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经销商多会进货。果不其然,多数经销商愿意进此产品,原因在于R药企前期的“学术推广”使一些经销商对产品早有意思,只是一直拿不到货,虽然现在产品价格大跌,但对经销商而言并不重要,因为经营普药不能简单靠“加价”,而要靠“走量”,多数经销商仍愿意接受此产品。
随后,李经理要求业务员把工作重心由医院转移到经销商身上,尤其要多接触经销商的工作人员,即负责发货人,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情关系。其中的“潜规则”不言而喻,鼓励商业公司的发货人员派送自己的心血管缓释片,而多数医院对此并不反对,毕竟医院前期一直在用这个产品。
目前,R药企的工作重点仍为经销商,李经理的目标是在全省打造品牌产品,再以产品带动企业影响力,进而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目前来看,此营销战略方案有一定效果,却不显著。不过,李经理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力,当前的R药企正积极筹措营销方案,在终端市场(诊所、卫生院、药店等)继续推广此产品,在李经理看来,打造品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产品带动企业”这条路必须要走,他相信R药企的明天会更好。
[初诊]单腿跳,跑不远
打造品牌,就是要塑造一种公信力。对于处方药,其主旨人群有两类:其一是经销商或代理商,其二是医生。当然,由于消费者行为的转化和OTC产品的特性,药店店员和消费者的影响力也将越发重要。
那么怎样获得这种品牌公信力呢?
做品牌,首先是韧性。就是要坚持做,长期做。滴水穿石,其力不小。该缓释片虽然经过两年的市场操作,知名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销售量上升,走普药路线仍能保证进院和销售。坚持是一种投入,历史是一种资本,这是打造品牌的基础。
其次,韧性之外,关键是产品。这是李经理值得商榷和补足的地方。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说过一句话:“建立一个影响久远的伟大品牌,首先要有一个有吸引力的产品。这一点无可替代。”无论是打造全国品牌抑或是区域品牌,搞自营、代理或经销,产品无力,品牌势必无力。本案的心血管缓释片,从后期降价的力度来看,该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和抗价能力相对较弱,在政策频出的医药市场,风险自然较大。
第三,单腿跳,跑不远。李经理只重视“推”,招商传播和推广、发展代理商,不重视“拉”,没看到其对品种的品牌包装。市场推广也只是采取了勤沟通、赞助论文等简单形式,没有看到产品的学术化工作。
正因为上述原因,李经理想通过该产品带动企业品牌,进而提升其他产品销售量的营销方案才会效果有限。至于普药营销的成败目前还不好预估,但只要保持持之以恒打造品牌的决心、信心和耐心,市场是会有所回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