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陷入了“品牌竞争”的深渊?

2010-03-27 09:16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2009年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发布了一项商品质量监督消费警示,这份警示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2009年6月27日生产的农夫果园30%混合果蔬、2009年8月16日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以及“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09年8月22日生产的蜜桃多总砷超标。消息一经发布,顿时在各大媒体和网站引起轩然大波。
 
    丑闻既出,农夫山泉高调回应,称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并迅速上传样品至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检验样品总砷含量合格。农夫山泉方表示海口工商单方面复检无效,并质疑这件事是经过幕后黑手策划的结果。对此海口市工商局回应说不存在“黑手”的操纵。一时间争议鹊起。
 
    误入深渊
 
    在目前品牌营销竞争活动中,不少企业会听到一些建议:利用企业的负面新闻或者行业漏洞来进行炒作,从而达到企业营销知名度一跃而起或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但炒作完成后,对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伤害有多大?对销量有多大的提升?会不会让整个行业倒退?难道就是为了一次暂时的品牌知名度而去损害整个行业来进行炒作?即使炒作出名后,谁会继续购买你的产品?整个行业及涉及的品牌对消费者来说还会有忠诚度吗?一系列的问题正是企业即将发生、正在发生,甚至正在执行的。而这,正让参与这种恶性品牌竞争的企业、整个行业陷入深渊。
 
    农夫山泉本次的砒霜门正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打着“品牌竞争”口号背景之下的恶果。我们来回顾一下让水市场竞争对手的一次次陷入深渊的“精彩战役”:
 
    1、“水源门”: 2008年7月24日,天涯发布《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网络文章,揭露康师傅水源真相。帖子称,网友曾潜入康师傅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号大街27号的生产基地,考察后发现该基地附近根本没有所谓“优质水源”,惟一的自然水源就是污染严重的钱塘江,于是该网友判断“康师傅要么用自来水加工,要么用脏兮兮的钱塘江水,绝对没有它所说的‘优质水源’”。帖子发表后引起多方关注,众多网友纷纷指责康师傅涉嫌虚假宣传。
 
    一时间,康师傅成为众矢之的。2008年9月2日,“水源门”风波持续一个月后,水行业巨头康师傅高层管理人员首次集体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受邀的京津地区的媒体就矿物质水产品广告中标示“选用优质水源”一事造成的认知差异向消费者公开致歉。
 
    “水源门”危机之前,根据康师傅2007年年报显示,其包装水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5.4%,为市场第一。水危机之后,据新浪网调查显示:超过80%的网民表示不再信任康师傅品牌。“水源事件”对康师傅品牌和销售的伤害显而易见。
 
    2、“假捐门”:2009年8月11日,《公益时报》刊登《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受质疑》一文质疑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公益活动:依照之前公布的“一分钱”项目由2001年延续到2008年的计划,农夫山泉每年至少有1500万元捐赠给“阳光工程”助学基金,而实际能查到的公开现金捐赠只有2006年捐赠的500万元,与最初承诺不符。随后农夫山泉以“恶意诋毁”为由索赔500万元,把公益时报社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告上法庭。
 
    “假捐门”风波刚刚平息,农夫山泉刚刚得以喘息,接踵而至的便是让农夫山泉承受不了的“砒霜门”。
 
    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如果总是处在“多事之秋”,总是处在这门那门的主角位置,那这个企业、这个行业只能让消费者离的越来越远。
 
    品牌营销竞争,面对的是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是广大消费者?正是由于某些被扭曲的竞争言论的误导,使得某些企业不顾整个行业的发展,不顾企业的发展,不顾品牌的发展,一味的将心思用在了怎样去用行业的漏洞打击竞争对手。于是乎,各种门事件也就不断出现。试问,竞争对手被干掉了,这个市场就只能剩下一个企业了吗?这个行业还能有所发展吗?
 
    前车之鉴
 
    任何市场竞争,在其发展的同时,总会出现一些市场竞争的插曲。不论是人为造成的危机,或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危机,其带给企业的一个是让企业轰然倒塌、瞬间死亡,一个是让企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这些,留给品牌的却是生死存亡和以后的苟延残喘,中国的年轻品牌更经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挫折。我们再来看一下两件让行业和企业陷入深渊的事件:

公司标志
编辑:陈毅聪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