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关键,在于有了品牌梦想的企业家,能否把这个梦想变成一套行动纲领,灌注到企业的肌体和血液之中。我看到的很多情景是,老板说一套(虽然是真实的),企业的经理人和员工们做一套(更是真实的),两者互不搭界,形同路人。 原因在哪里?因为企业的员工,包括职业经理人,与老板是两种心态、两个阶层。他们还在为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折腾呢,财务上远远没有自由,哪里顾得上这么高调的理想?再说,自己还不知道能干到哪一天,只要能想方设法增加一点销售额,自己多一份奖励,凭什么拒之门外呢? 我发现有太多的企业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马上当了甩手掌柜,云游四方,其理由是:信任、授权、制度化管理……殊不知,一个品牌的成熟,需要数十年细致入微的辛苦培育,而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只有胸怀这个梦想的你。你可以一切放手,但有一样不能,那就是对顾客价值的研究,倾听顾客的抱怨和投诉。 还有的企业家,虽然一手把企业带大,但他在企业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看门人。风险投资家和基金经理们不断要求他赶紧赶紧把利润曲线做上去,否则,大家的面子很难看。资本的唯一逻辑是,利润最大化,而且经常是短期利润最大化—时间太长了,资本看不见、等不及。被资本驱动和控制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经济动物,这样的企业,要做出真正的品牌,也难。 我相信,品牌是人性化的存在,也是人性化的产物。只有跳出了原始的物质欲望和资本逻辑,愿意为荣耀、梦想和责任而战的人,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品牌。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对企业有绝对掌控力的创始人,或者是家族式、类家族式的继承人;这个人,最好身上还冒着傻气,有着某种浅薄的、土不啦叽的信仰,不会轻易为某些花哨的新名词所动;这个人,最好商业寿命很长(30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