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危机下的品牌界使命(2)

2010-07-03 14:22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近年来,由“娃哈哈达能之战”到“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无独有偶的品牌侵略事件中,我们可以清醒地意识到国内民族品牌的危机。

    为打造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树立现代企业全球责任观,2010年5月16日中国网联合中国品牌企业就“社会责任”、“诚信创新”、“节能减排”等热点问题为宣言的核心内容,举行《中国品牌全球宣言》倡议发布活动。此举被认为是继商务部“中国创造”之后又一次树立中国品牌形象的官方活动。本次活动将由1000家年产值亿元以上、自愿遵守承诺的品牌企业作为倡议发布单位完成《宣言》。

    从消息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品牌的认识已经觉醒。

    然而,毕竟,我们已经由最初的计划经济跨越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成为市场经济背景的主旋律。做为政府的责任是无可厚非,但实践来看,要想从本质上进行民族品牌的复兴,仅靠政府的行政干预还是未能实质性将工作进入状态。

    著名经济学家、品牌专家艾丰指出:“中国现在最缺名牌,缺的原因跟我们经济发展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爱护自己的牌子,随便糟蹋自己的牌子。塑造一个品牌不容易,毁一个品牌却在朝夕之间。”他呼吁,塑造名牌重要,保护名牌同样重要,名牌是国宝,保护名牌是全社会的责任。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从事在品牌界主流的专家学者。

    国内品牌界从业人员大致分为四个主要区间:一是高等院校的商学院教授、财经专家、学者;二是企业管理咨询界的品牌专家、营销专家等从业人员;三是企业内部的品牌管理人员;四是广告服务行业。中间的角色在整个品牌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对于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国内品牌界的平台已经搭建,并越来越为宽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些globrand.com活跃在一线的品牌专家,也可以说真正陪伴了国内品牌走过了30年,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丰富的、专业的品牌管理与品牌打造、品牌传播经验,为民族品牌的振兴做出极其重要的贡献。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并不完全是,知识经济时代,怎么进行品牌理论转化,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形成国内品牌复兴的热潮,是品牌界面临的一个重要使命。

    首先,品牌界进一步提高国家民族品牌保护意识,并利用自身的优势扩大民族品牌的在全球的影响力。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国家对民族品牌的关注时代已经到来,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精准提纯国内民族品牌的爱国情结,不断完善品牌的爱国元素,积极引导与培养品牌消费观念与消费意识,塑造良好的品牌氛围,为民族品牌的复兴鼓与呼;

    其次,品牌界要始终有一个清晰地角度认知,职业的定义,我们既不能像政府那样宏观调控,也不能像企业家那样环顾左右而言他,更不能控制目前商业化运作的媒体的浮躁。我们能做的是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各自专业领域的专长,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品牌复兴的新模式、新途径。提炼精准的品牌理念,准确地对国内民族品牌进行诊断,制定出可操作性的细案,为实现个案打造提供智力保障。品牌界要切实杜绝单纯的哗众取宠、崇洋媚外的品牌引导理念与方式,为民族品牌的复兴指引健康的品牌发展思路。

    再次,在意识统一的前提下,品牌界要打破门派偏见,积极结合传媒、整合传媒,引导政府组织、品牌协会、民间商会要积极为民族品牌的复兴营造良好的氛围;依靠业界的口碑传播,扩大各自在品牌领域的影响力。品牌专家要积极引导企业家对于品牌的重视与投入,为实现国内民族品牌的复兴创造合作的契机;

    最后,伴随着国内民族品牌的一系列风波,国外资本加快了侵吞民族品牌的步伐。品牌界要切实意识到目前的严峻形势,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企业实体,在达成基本共识的情况下,加快品牌的导入、拓宽品牌传播的途径,为民族品牌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应尽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