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促销,如何一石二鸟(2)

2010-06-17 10:26 来源:中国管理加油站 我要评论    

分享到:

    A、没有特殊噱头不做大幅度让利促销。这样不会让价格波动太大。常规促销基本就是9折,就连这样的促销也是有紧凑的时段安排,不是常年打特价。老干妈风味豆豉平时促销力度基本在0.5元,让人感觉它的价位实在,价格很“坚挺”,似乎没有多少价格水分在里面。
 
    B、与味好美不同,老干妈豆豉常规促销、节令促销相结合,用常规促销的低降价幅度反衬节令促销的让利,让消费感觉让利1.5元比平时让利0.5增加了2倍的优惠。另外,形式上货架陈列促销与端头、堆码的形式变换,不会让消费者
有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感觉。
 
    C、促销时让利幅度控制比较好。没有达到5折让利的买一赠一,重要的促销时段也是控制在7折以上的价格。很好的维护了自身品牌的价值感和利润空间。
 
    D、促销频率控制得当。由于平时的促销活动频率控制的比较好,而且价格一直很“坚挺”,因此在五一、十一、或其他特定促销时段降价达到30%时,促销效果就非常良好。通过随机调查我们得知,消费者认为老干妈豆豉平时卖的最便宜才降0.5元,现在降1.5元,是平时的3倍,所以赶紧趁便宜买回家,另外还让消费者感觉老干妈价格一直很实在,“好象不太可能降价太多,或买一赠一”。
 
    品牌促销 一石二鸟
 
    总结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到品牌促销如何兼顾销量和品牌价值的答案:
 
    A、非常规促销一定要找到让消费者信服的“借口”。例如,春节、国庆等,的确是一年也就一次,让利幅度或促销力度稍大,消费者也会把它划归“特殊情况”,而不会将当时的促销力度与平时的销售价格做对比,形成对产品的低价值认同。
 
    B、促销形式要有变化。同种促销形式,一样的陈列展示方式,首先就让消费者没有兴趣,即便真的在促销内容上与以往有所不同,但是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就是以前那个促销活动,不用看他都知道,没什么兴趣。消费者对你的促销不关注,自然没机会把产品销售给他。

    C、让利幅度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根据不同的品牌或产品属性,厂家应该给产品定出一个合理的促销让利范围,一味的赠大促销力度,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而让利幅度的控制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状况,不但维护了价格,同时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感。有时常规促销的力度不大,可能不会出现火爆的促销场面,但是从品牌整体长期的利益来看,通过这种铺垫,坚挺了价格,又为重点促销提供了价格比较,综合效应是得大于失。相反常规促销一旦力度太大,顶多出现昙花一现的销售“盛景”,以后再进行任何品牌促销都将异常艰难。

    D、通过相对让利幅度让消费者感觉实惠。

    感觉实惠不等于越便宜越好,不要盲目的与其他品牌比较,别人都降了多少,送了多少,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品牌自身,这也可以避免限于促销战的泥潭。通过常规促销的低让利率与重点促销活动的相对高让利率造成反差,让消费者感觉“比平时实惠多了”。(就象上文中老干妈豆豉,常规让利0.5,重点促销让利1.5,给人感觉让利幅度增加了2倍。这样就形成了对消费者的吸引。)
 
    E、促销是不是多多宜善。很多促销失败往往有一个原因,不是促销力度不够,而是促销频率和节奏紊乱。如果长期做一种促销,其实等同于把该产品的消费者心理价位下调到促销价格。尤其品牌产品切不可因为其他的对手做促销就自己跟进,而应该按照自己的计划,控制频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促销)和节奏(节奏指促销活动的规模和促销力度)来开展。建议每年重点促销不要超过4个。适当的频率可以让促销更有价值感和吸引力,不至于让消费者麻木而不予关注。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