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没有砸出来品牌

2010-06-15 08:19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在商品趋于同质化的时代,很多人可能认为要创造一个大品牌,只要它背后的公司实力足够强大,又肯于砸大钱铺天盖地做广告造声势,就会成功。其实未必如此,一个品牌的成功远不是钱可以砸出来的。请看下面这个“招牌汉堡”案例。

  案例的主角是大名鼎鼎又实力强大的麦当劳。1996年为了推出“招牌汉堡”,麦当劳仅市场营销开支就用掉1亿美元,其数额之巨是快餐史上前所未有,加上前期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大规模测试费用,有分析人士估计总共可能烧掉麦当劳1.5—2亿美元。

  麦当劳一直是快餐业的老大,但它始终受着竞争对手不懈的挑战,如汉堡王、温迪,尤其老二汉堡王与麦当劳的产品非常类似,对麦当劳逼得也最紧,双方经常直接交火。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快餐业飞速发展,市场趋于饱和。麦当劳本身急剧扩张,门店数量迅速增加,不但竞争对手之间互相争市场份额,连自己的门店之间由于互相距离太近也形成竞争,同店销售额出现下降,致使特许经营合作伙伴不断表达不满。

  1991年麦当劳就开始考虑开辟新战场,拓展产品线,扩大顾客群体,相继推出了一些新产品,可是都没有成功。1994年起麦当劳开始研制大手笔的“招牌汉堡”,目标瞄准口味成熟、讲究的成年人。新产品研制由麦当劳总部的执行厨师负责,居然用了两年之久,仅其中的秘制芥末蛋黄酱就研制了两个月,真可谓煞费苦心。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比如为了给人一种家庭制作的感觉,面包上面-全球品牌网-故意有一道横切纹,连上面的芝麻粒都故意不均匀分布,像是手工撒上去的。公司高层对全新的“成人”汉堡激动不已。推出之前,麦当劳进行了大规模市场测试,测试者普遍反映良好。

  1996年5月10日招牌汉堡闪亮登场,为它做广告的是已经与麦当劳合作15年的专业广告公司。为了突出这款新产品“成人汉堡”的定位,麦当劳采用了“讽刺式反广告”(ironicanti-adver-tising),其中有这样的场景:一些孩子尝了这种产品之后,做出苦脸,说:“不好吃”、“理解不上去”、“真不知道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以想象这种广告效果如何。好在麦当劳营销部门时刻关注着广告播出后的反响,发现这种广告不但起不到对成人的吸引作用,还得罪孩子这一重要顾客群体,果断采取措施,很快就改放另一版本广告。新广告里出现了一直很受孩子们喜欢的小丑“麦当劳叔叔”,但他不再站在孩子中间载歌载舞,而是去参加一些成人活动,打高尔夫、打台球、去夜总会跳舞等,画外音说“麦当劳要变得更像大人了”。

  产品一上市,场面异常火爆,许多门店顾客排队长度超过了平时一倍,原来招牌汉堡最初面市时是免费赠送,顾客热情很高,每天消耗量很大。可是开始收费之后,销售量却很小。麦当劳的产品都是事先做好放在那里,如果买的人少,产品就会滞留在保温箱里,不如刚做好的时候鲜香可口,这样越是少人问津的产品越不好吃,越不好吃买的人就越少。价值层面,许多人觉得,无论它的口味被说成如何精致,其中的牛肉饼还是跟巨无霸等较低价格产品用的是同一种东西,两者比较,它只比巨无霸多一片西红柿、多几片莴苣,价格却比巨无霸高一倍还多。厨艺方面,无论把它说得多么美味,制-全球品牌网-作的人还都是那些打globrand.com工的高中生,不是有什么烹饪手艺可言的厨师。口味方面,有些人说不用一般面粉而用土豆粉做面包,蛋黄酱里边加芥末,这些都不符合大众口味。偏偏雪上加霜,一些媒体、健康杂志开始发表负面评论,说招牌汉堡的钠、热量、脂肪含量都很高,远高于巨无霸或其他类似产品,非常不健康。这样几个月下来,销售量始终没有起色。

  实力雄厚的麦当劳当然不会因为几个月销售量不佳就轻易放弃,采取了不少措施为它冲出困境保驾护航。公司高层在面对外界质疑时,不断出来力挺,说:市场人气很旺,超过预期,只有那些期待奇迹的人才会感到失望,等等。第二年,麦当劳把它认为不得力的广告公司换了;还做了降价促销,又开展声势浩大的捆绑销售活动。但1997年的业绩还是令人失望,自己的市场份额微降,而其他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都微升。到1998年,各门店要求停掉新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司终于撑不住了,高层进行了大改组,新领导承认犯了一些错误,决定逐步淘汰招牌汉堡,并进行一些发展策略的调整,以缓和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