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战的背后(3)

2010-05-02 14:27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这并不是什么神话,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为什么日本的产品就是精致高品质的代名词?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宁愿抛掉民族仇恨也要追捧日货?为什么韩国引领了亚洲的时尚潮流?为什么“韩流”一阵阵刮起,经久不息?为什么亚洲女性纷纷以追求“韩版”为美,就连整容也要做“韩式”的?

    而当年的日本和韩国也曾走过我们现在的道路。二战后日本受了重创,广岛长崎遭袭,世人都以为日本已变成一片废墟,而日本用了40年的时间即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韩国在被日本殖民40年后,仅用了20年的时间迅速崛起,跻身经济强国行列。这和他们用文化征服世界不无关系。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日本以“世界工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扮演的OEM(代工)角色。“物美价廉”是当时日本货和韩国货的代名词,向世界输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是当时日本及韩国企业的使命。

    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做代工的角色,于是他们采用了“贩卖文化”战略。当时日本的文化输出——动漫攻略就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如著名的《铁臂阿童木》,几乎就是日立公司的形象代言人。这个“十万马力、七大神力”的机器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人们在记住阿童木的同时,也记住了日立品牌。

    进入90年代,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推向世界的卡通形象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一个商标,或一种特定的产品,更多的是日本独有的生活方式,甚至尝试着推销更深层次的日本文化理念、价值观和审globrand.com美情趣,例如《机器猫》《七龙珠》《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这些已经成为了动漫界的经典。在日本文化输出的同时,日本品牌也随之征服了世界。

    日本人选择了动漫,而韩国人则选择了韩剧。2000年以来,从《蓝色生死恋》开始,韩剧逐渐替代日剧,成为中国媒体娱乐版的热门话题,而《大长今》便是其巅峰之作。很多人迷恋上《大长今》,甚至有人一边看《大长今》,一边学做菜。韩国的文化输出势头是如此之强劲,以至于众多追逐时尚的年轻人迅速从“哈日”一族变成“哈韩”一族,娱乐界的“韩流”劲吹引发了更多的人们对韩国文化的兴趣,乃至“爱乌及屋”,进而追捧韩国产品。2000年以后,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品牌开始全面占领中国的手机、数码、IT等时尚消费电子领域。

    在当今全球经济形势下,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战争如火如荼-全球品牌网-,实际上就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较量,“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适用于所有的竞争。此次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更是对每一个企业实力的一次深重的考验。商业战争,并不只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对垒,更是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较量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品牌在中国一路高歌,而中国品牌却难以在发达国家形成品牌效应,为什么?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西方和中国相互的文化认同,西方不认同中国文化。品牌、文化,都属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为什么企业要有文化?为什么品牌要有文化?为什么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什么我们的品牌要走向世界?我想除了经济繁荣的原因,更多的是,国家崛起和品牌打造紧密相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团体,都要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以国家强大为己任。“国荣我荣,国耻我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千年古训。

    中国的崛起靠经济,经济的繁荣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品牌,品牌的建设靠文化。企业承载着深重的历史使命。我们绝不可以丢掉自己的文化,我们要让世界认同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中国正在崛起,正在对世界形成影响,国人共同努力,定会有光明的未来。士不可以无责任,国不可以无品牌,任重而道远。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