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寓言》之三:盲人摸象的困惑(2)

2010-04-16 08:21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由此可以看出,品牌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品牌,就会得出不同的观点。
 
    佛教《大般涅槃经》中记载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国王让大臣牵来一头大象放在盲人前面,让盲人去摸大象是个什么样子。摸到象牙的盲人说大象像萝卜,摸到象耳的盲人说大象像簸箕,摸到象头的盲人说大象像石头,摸到象鼻的盲人说大象像木棒,摸到象globrand.com脚的盲人说大象像柱子,摸到象背的盲人说大象像床,摸到象腹的盲人说大象像坛子,摸到象尾的盲人说大象像根绳。
 
    (原文: 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敕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佛陀用大象来比喻佛性,对佛性的不完全认知则会产生理解偏差。同理,品牌也是一样,因为接触点的不同,所以对品牌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看看现在层出不穷的品牌理论,漫山遍野的品牌策划大师们又何尝不是一群摸大象的瞎子?当然,这里并非是否认大师们的作用,只是想说明对于品牌,我们都了解得太少,还需要不断地去认识、去感悟、去把握。
 
    本书也曾试图总结一个关于品牌的定义,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那只不过让品牌定义的争论更加复杂而已。
 
    不过,至少我们现在已经知道:
 
    品牌是一种区隔;
 
    品牌是一种资本;
 
    品牌是与消费者的互动;
 
    品牌可以传递价值与情感;
 
    品牌可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品牌可以获得更多的品牌溢价;
 
    ……
 
    知道了这些,也就对品牌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至于品牌最正确的定义,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给更聪明的人去解决。现在,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表述吧。
 
    “一个中国”的概念都可以各自表述,何况品牌的定义,你说呢?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