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品牌低碳文化的内涵,抓住企业转型的战略

2010-03-29 16:35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时下,低碳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语,而是上升到了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比如,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年初的国情咨文中讲到:美国清洁能源技术虽然领先,但在风能和太阳能利用等许多方面,欧洲和中国都走在了美国的前面。在哥本哈根大会后,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低碳战略已经势在必行。   
 
    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说,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战后发展的时机,让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大,但是低碳战略让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起点,甚至已经占有领先的优势。奥巴马在讲话中称,在“绿色就业”、“可再生能源投资”等方面将中国作为榜样。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所以,低碳战略的重要性毫不逊色于一次工业革命。有经济战略专家表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一直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顺应低碳经济发展并作出相应调整的能力。作为经济支撑的中国企业,更加需要在低碳经济下重新梳理自己的低碳战略。
 
    中国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国务院确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无论从中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制定低碳战略与中国既定的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既定目标是一致的;比如在低碳经济并不火的2009年,节能空调占有率由2009年初的5%提升到了2009年年终的50%,全年变频空调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6%。这就说明了,节能产品符合了消费者越来越钟情于低碳化消费的这一趋势。
    
    对于我们中国企业来说,要抓住这个机遇,同样也充满了挑战。如何让员工自觉执行低碳战略、让消费者忠诚于蕴含低碳文化的品牌,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必须对内建立低碳文化,对外塑造低碳品牌。    
 
    建立低碳文化,抢占发展机遇
 
    就像日本在战后发展经济时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文化一样,低碳文化也变成了影响我们发展的一种战略。在低碳文化的背景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这是文化对人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所导致的结果。最近,丰田乃至日本汽车业陷入了重重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企业在盲目扩张中,迷失了质量文化。
 
    低碳文化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而是决定员工行为和凝聚员工共识的思想。在低碳文化的营造中,通过内部的简报,宣传低碳的重要性。碳排放的计算公式,让员工知道自己带来多大量的碳排放,让员工从心中认可低碳生活,在工作中主动承接低碳战略,为做一个紧跟时代的低碳人士而自豪。
 
    比如一些家电品牌很早就开始制定绿色战略,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回收、绿色经营。并且始终保持绿色和环保的经营理念,把绿色和环保理念融入上述的每一个过程中,坚持产品与地球共生存,和谐发展。这种思想已经通过内部宣贯,达到文化落地,实现绿色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和行动中。
 
    所以,无论是在采购标准的制定、服务材料的选择,以及回收等方面,员工做到自觉执行,并建有考核机制进行激励和指导。
 
    只有做成文化,才能坚持下来,变成员工自觉的习惯,将低碳变成为企业基业长期的永恒主题。
 
    低碳绿色的品牌,才能受到用户欢迎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更钟情于节能、环保、智能化等特性,而不只是价格低、质量好。就像一位品牌专家所说的,品质只是必要条件,品味才是品牌的充分条件。
 
    低碳环保的特性,让品牌充满了品味。品牌展现出的绿色文化浓郁飘香,吸引更多忠诚度高的用户。
 
    比如,家电行业在出现白电、黑电等产品类别之后,又出来了“绿电”这一新的分类,这不只是新的概念,而是蕴含着绿色低碳的战略。
 
    参照“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逻辑,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同其globrand.com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业内人士分析,在低碳经济时代,作为节能环保主力军的家电行业,更需要协同作战形成低碳价值链,这关系到未来十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竞争优势。比如,一些企业非常重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对于产业链在绿色低碳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公司标志
编辑:陈毅聪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