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进中的中国品牌并购

2010-03-29 13:00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远没有结束的世界经济危机,或将改变经济的格局,在各国经济学家都无法预测世界经济走向的情况下,眼下,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看两步可能是更多企业家的做法,是迈小步还是迈大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类似于“只欠东风”的赌一把的心理,在中国还相当普遍,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事也更助长了这样的心理。但时下,这种思维是终结的时候了。

    并购世界品牌的是与非、对与错,我们要把它放在一个时间段去衡量,如果真正做好了心理准备,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困难,然后又能一点一点地解决和融入,那我们应该充满敬畏与支持。回顾中国企业一年来的巨大的收购手笔,奇瑞收购沃尔沃,四川民企业收购悍马,中国矿业到澳大利亚的收购,不得不感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急迫心情和深藏的隐忧。

    中国品牌国际并购远未成熟

    TCL并购汤姆逊4年净亏40亿元;中国平安并购荷兰-比利时富通集团,8个月净亏157亿元;中投集团投资美国黑石集团,不到1年损失过半……近年,在中国海外并购案中,70%的中国企业都以失败而告终。实际上,在海外并购的游戏中,中国企业只是缺乏经验的初级赛手,那些成熟globrand.com的竞争者利用中国企业的稚嫩和迫切,设置了种种障碍来保持优势并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以说,海外并购之路并非平坦征途,而是处处布满陷阱,中国企业还有待历练。

    我不赞成中国品牌大规模的国际并购行为,在我看来,中国远没有那么多企业有这样的能力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急功近利、内功不足是中国企业去并购的通病。毋庸置疑,并购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企业并获得更多的利润,那么为什么不自己做大做强?我想是因为过程太慢以及企业内虚所致,因此大多数人失去耐心。想以拿来品牌、拿来技术、拿来市场份额等等填充。

    无疑,这样的并购在当时可能引起了轰动效应,快速提升了企业的认知度,但也仅仅是短暂的认知,要成为客户认知的名牌需要持续内功的不间断体现。

    中国企业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其动力无外是两个:一是利用国际品牌的市场与技术资源,缩短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路程。二是利用国际品牌的影响力,取得国际市场的认同。笔者认为,优秀的品牌的认知包含很多内容,并不是买来就代表了一切,强者并不是只要冠以强者的名字就强大了的,我们知道弱者战胜强者,往往两败俱伤,只有强者战胜弱者才是完全彻底的。当然,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人们不断的尝试中进行着,总有第一个尝螃蟹的人,但我想为了增加成功的砝码,在并购之前,首先应该明白代表这个品牌的灵魂是什么?若失去灵魂价值何在?你能注入更强大的灵魂吗?为什么你能并购它而不是别人?它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治之症还是有药可医?你能医好吗?你是想借鸡下蛋还是想杀鸡强健自身?所谓的抄底果真是廉价的吗?等等。只有知彼知己,才会有胜算的可能。

    我觉得中国企业走出去最经典的案例是TCL并购法国汤姆逊,TCL在超强的负重中选择了放弃,可以说虽败犹荣。1929年,汤姆逊造出了世界第一台彩电,可以想象,当时的汤姆逊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与意气风发,如此的辉煌一直持续了80年,直到2009年。但今天我们看到,汤姆逊宣布开启了司法保护程序,虽然汤姆逊方面否认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中国实体经营不受影响的说法,但毫无疑问,汤姆逊公司内部问题严重已是不争事实。从另外角度说,早期昂贵的国际并购学费成为TCL今天能逐步走出沼泽的一个引擎了。

    有人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汤姆逊手中丰厚的专利将成为众多公司觊觎的美味。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固然对汤姆逊的专利技术垂涎已久,但遍数中国企业挥师海外、攻城略地的案例,津津乐道之余,教训可谓惨痛、深刻。

    文化是品牌扩张的基石

    当然,企业首先是由具体的人来经营的,中国品牌自然无法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国际化应该是中国文化根基的拓展,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满脑子只是向“外”学习的心态,我想那只能是浮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品牌国际化。华为任正非就正在创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正确道路上。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公司标志
编辑:陈毅聪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