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图案(5)

2010-06-21 14:03 来源:大千传统图案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盛唐前期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边饰和圆光。纹样的组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藻井作为窟顶部华盖形式,其结构格式已基本定型,即由井心莲花、井外边饰和垂幔三部分组成,井心莲花层次繁缛华丽,富有富贵宝相气。井外边饰纹样以卷草、团花、半团花为主,垂幔纹样简略。卷草纹变为多茎多叶,花叶首尾 相边,叶纹翻转卷曲,日渐繁丽。展开即边饰,环形即圆光。团花纹层次增多,形象丰富,有桃形莲瓣团花,多裂叶形团花、圆叶形团花以及三种花形团花。是团花最为丰富的时期。此外,还有菱形纹、龟甲纹边饰。 
    盛唐后期诸窟图案,仍以藻井和边饰为代表。藻井井心较小,井心莲花呈团形(团花)。井外边饰层次增多,纹样以大团花、大菱格纹为主,以及百花蔓草、半团花、多瓣小花、小菱格、方胜、方壁、龟甲纹等。垂幔璎珞玲,非常华丽。此时由于部分佛龛内屏风画的出现,占据了塑像圆光的壁面,圆光图案也渐少了。边饰中出现了百花草纹,花形自然多变,叶短、肥、圆、围绕花朵铺展。尔后中唐流行的茶花即脱胎于此。团花、卷草纹逐渐规范化,几何纹较前增多。此期图案给人以庄重、稳定、严谨感。
    中唐诸窟图案,是继盛唐图案之后向前发展的又一高峰。以茶花样、祥禽瑞兽纹为其物征,装饰于藻井、圆光和边饰。佛龛顶部的平棋图案,也是此期一大特点,其四周边饰已如藻井,纹饰以石榴卷草、回纹、菱形纹为主,间有小团花、方胜纹、云头纹。卷草纹变为叶形宽大,少茎蔓,夹画频迦鸟的新纹样。
    晚唐诸窟图案,基本上是中唐图案的延续。藻井图案程式化了,井心纹样仍以祥禽瑞兽莲花纹为主,边外边饰有卷草、团花、回纹、但较前简化了。图案纹样中,卷草纹由于装饰的部位不同,也各有变化。各大型窟背屏上的凤鸟卷草纹,颇有盛、中唐之际的气势,藻井中的卷草多与石榴、茶花纹相组合,经变画之间窄波折卷草纹,多无茎无花,只是叶纹自身反转卷曲连续。繁简各异是其特征。
    唐代图安查丰富的,然而也是单纯的。言其丰富,是指唐代二百余窟,窟窟图案各不尽同,纹样变化万千,可使观者眼花缭乱,难以辩析,说其单纯,是指其母体纹很简单,结构规律雷同一般,它像摩术师的戏法,简单的母体纹变化着千资百态的花朵,现就母体纹形象及其组合简析如下:
    母体纹是指构成图案的最基本的小纹样,主要的忍冬纹、卷瓣云头纹、叶形纹和圆珠纹。忍冬纹沿袭于北朝,有原形、有变形、卷瓣云头纹始见于隋,有单头、多头、椭圆;叶形纺是唐初出现的新纹样,有多裂叶、圆形叶、长形叶;圆珠纹邕见于北周,有串珠、环珠。除圆珠纹外,都是植物纹,在外形上都具有圆、弧形状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们在构成图案的类别和形象都具有相同的基础。组合成的单位纹样是非常协调统一的。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