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图案(4)

2010-06-21 14:03 来源:大千传统图案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龛楣与边饰亦如藻井,表现出自由活泼的特色。龛楣装饰内容仍洞袭着北朝的"莲花童子"。但已由北朝的单纯、壮丽而变得丰富、每丽、秀美。且各窟龛楣装饰个性显明。有的以叶纹为主,遍地铺开,不留空地,莲花童子隐于叶纹之间。有如壁纸、花布之美。有的以突出莲花童子形象,童子各执乐器,配以小荷叶纹,上部光焰纹涂以青绿金朱,极尽装饰佛国圣境之美。童子莲花纹是隋代图安可最为活跃的纹饰,在龛楣是是那样运用自如,铺展在长达7米的屋脊上,作为边饰也是那样精美。纹饰做茎蔓波状展开,每一分枝上置一大莲花,莲花中有一伎乐童子或一摩尼宝珠。茎蔓上又有苦干小莲花,花有蓓蕾、有初绽、有盛开、向背仰俯各有变化。色彩以墨绿为底,粉红、茶褐为花,浅绿及褐为叶,白粉勾线,显得真实自然,富有生气。
    联珠纹边饰是隋代新出现的一种纹样,其源于波期,随着丝路贸易文化交流传入中国,北朝时,西域高昌(今吐鲁番)联珠纹丝织物已经流行,隋代,莫高窟的画师们方始把这种织物上的纹样装饰于佛窟里。不论其二方连续组成边饰,或四方连续装饰衣裙,其环状联珠形象始终如一。或在环内画骑士狩猎。或在环内画对马、翼马。莫高窟画师把环内改画为莲花,四叶、六叶、八叶各种小花,使西亚纹样与佛窟装饰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
    天宫凭栏纹饰是一种特定军官饰,画在窟内四壁上部。画师信手画去,不拘王一格,纹样中也常加画些动物形象,使纹饰更为丰富生动。 
    三、唐
    唐代是敦煌图案发展的成熟期,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致都超越了前代。图案有藻井,边饰、圆光(前光)以及壁画装饰、器物纹饰、衣裙纹饰等。纹样有莲花、卷草、团花、几何纹、祥禽、几何纹、祥瑞兽纹等。就共时间、内容和形式、它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时期六个阶段。
    初唐前期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有二种:一种是大莲花藻井,井心画一大莲花,井外边饰甚少,形象比较单纯。基本是隋代图案的延续。另一种是井心画石榴葡萄纹,纹样为十字或米字形与圆环套叠格式,是初唐出现的一种新纹样藻井。
    初唐后期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和边饰。藻井井心比较宽大,井内大莲花多以桃形莲瓣纹与云头纹、叶形纹组合而成,花形成放射状。井外边饰层次较纹花叶纤细,叶纹微卷,茎蔓多由云头长叶连续拼接而成,团花多以桃形莲瓣纹与云头小叶组合而成,花中多留空地,纹样显向得衡疏,总观初唐图案纹样,形象秀丽活泼,色彩明朗,富有洒脱俊逸的神韵。 

公司标志
编辑:王丽萍
连天红 图案寓意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