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细节的极力刻画| 审美取向在家具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形式、技巧的规范,对细节的极力雕琢上。此时,形式上已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而是与内容、意义交织在一起,突出了有内容交织的形式美。具体来讲,就是在宋元“空淡”、“静雅”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具有“人情味”的装饰图案与繁复线条的运用上。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对荣华富贵的羡慕渴望、对性解放的企图欲求、对神怪的广泛兴趣……这些世俗内容在明清家具上都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这些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世俗”装饰内容与宋元以来极具内敛性的“田园牧歌”家具形式相结合,在明代中后期形成了和谐发展的形式美典范。 (2) 吉祥图案的广泛使用 吉祥图案是对历史上具有吉祥寓意图案的总称,它是通过象征的方法表达吉祥内容。吉祥图案的渊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图腾活动,我国历史久远的吉祥图案主要有龙蛇、凤鸟等。自宋元以后受“庄禅”思想自然观的影响,人们从自然形式以至于物质产物中积淀出了更多的美的感受,只是这个时期对美的感受不仅对心境的表达,而且带有了更多的社会性,但仍是对生命、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与执著。明清时期吉祥图案的种类极多,涉及到动植物、人物、自然山水、物质产物、几何纹等多类题材,主要用来象征功名富贵、平安好运、伦理纲常、长寿多子等。 三 结语:也卧,也坐,也思想 魏晋到明清一千多年的家具发展受“庄禅”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始终围绕“人”的主题,抱着审美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美的住居环境并享受其间。从思想上看,“庄禅”思想有我国儒家思想看重现实、重视实践的“实践理性”精神的渗入,因为这种审美活动既不像印度一样只认精神的高贵,也远比日本更融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庄禅”思想是在儒家思想的渗透中形成、发展的,它抱着“也卧,也坐,也思想”的审美态度创造美,享受美,最终成就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