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椅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2011-11-23 09:44 来源:中华古典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现在中国传统宴饮方式是共享一席的合食方式,既亲切热闹,又显盛情敬意。其实,这种传统并不古老,只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的就餐方式则是分食的。春秋战国及更早时期,尚无桌椅等物,人们席地而坐,吃的时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边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如《艺文类聚》载,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优待荆轲,与他等案而食。案,低矮狭长,很像现在北方农村里的炕桌。“等案而食”表明,两张食案上放相同的饭菜,供两个人各自据案分食。

    《鸿门宴》中出席者五人,项羽、项伯、刘邦、范增、张良,每人一桌。这是秦末汉初的事情。延续到明朝,仅稍稍有点小变动,原来的一人一桌,变成了二人一桌。这个桌,是长条桌。倘有做官的客人或远方来客,也是独坐一桌。《金瓶梅》第三十二回写到,西门庆当上了提刑官,又生了儿子,于是发帖子请客,招来了他的十四个哥们,共分了八张桌儿。就是一个例证,二人一桌。明朝已经有小方桌了。小方桌也可以招待客人吃个便饭什么的,但规定每桌只坐四人,一面一个。多了,也是失礼了。

    魏晋时代,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胡床”开始进入中原地区。胡床,又称交床,类似如今的折叠椅而无背。从此,人们的坐姿由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随关桌椅的使用,人们围坐一桌进餐也就顺理成章了.到了隋唐五代,出现了更加方便、舒适的大椅高足,杯盘碗等食具可以直接摆在桌上,终于逐渐形成了每人围坐一起的合食方式。由分食制向合食制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两种饮食方式是并存的。如在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南唐名士韩熙载盘膝坐在床上,几位士大夫分坐在旁过的靠背大椅上,他们的面前分别摆着几个长方形的几案,每个几案上都放有一份完全相同的食物。

    合食制的普及是在宋代,饮食市场的繁荣,名菜佳肴的层出不穷,一人一份的进食方式已不适应人们追求多种菜品风味的需要,围桌合食也就成了一种不可阻挡之势。真正打破中国人单食制习惯的,大概是在明朝的末年。但正正经经的请客,依然实行用二人一桌。小方桌当然也可以挤一挤的,甚至一桌坐了八个,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有了尺寸更大的八仙桌。《金瓶梅》的时代也有八仙桌了,第三十二回写到:“抬上八仙桌来先摆饭”。

    古人非常讲究饮食方面的礼俗。在举行宴会时,座位要分尊卑主次,敬酒也要依照宾客的身份地位区别先后据《仪礼》记载,主宾位设于西北,介宾(仅次于主宾的辅宾)设于西南。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地之尊严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仪礼集释》卷四),这种安排表示对宾客的尊重.主人则坐于南面作陪。开宴时,先由主人向宾敬酒,宾还敬主人,主人再敬宾;然后主人敬介宾,介宾还敬主人;最后主人向众宾敬酒。在行酒时一般还要有音乐相伴。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