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故事 花半年工资买一枚火花 为了心爱的火花,赵胜不仅省吃俭用,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勒紧腰带”,为此不沾烟酒。周围一些人劝他,把火花卖掉享受享受不好嘛,赵胜都一一回绝。在他的藏品中,有如今被圈内公认的中国第一枚火花。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从武汉的一位朋友那里花400元购买的。这枚火花是1879年赴日留学归来的卫省轩在广东佛山建立的第一家火柴厂印制的,名叫“舞龙”的火花。赵胜后来查阅资料得知,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商标并不是地道的国产,而是由卫省轩聘请日本的技师设计,仿当年日本大阪公益株式会社的商标,在日本印制的。这从火花图案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因为那上面的人物形态都像日本人。而400元,对于当时的赵胜来说,就是他将近半年的工资收入。 一年时间等来台湾火花 赵胜告诉记者,别看火花的样子和邮票差不多,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首先邮票上面印有面值,并在全国统一发行。而火花不仅没有面值,它的印刷和设计权在各火柴厂,各厂家根据当时情况自行印制图案。就拿1984年全国普及京剧来说,全国统一印制了38枚邮票,各火柴厂家也纷纷印制京剧火花,仅天津火柴厂就印制了495种。所以说火花难收藏,想把火花收集齐了就更难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赵胜发现,自己收藏的火花当中,国内30多个省市的都有了,惟独没有台湾省的。 赵胜便左思右想,终于在身边的朋友中“搜”到了一个与台湾省有点关系的朋友——此人的哥哥住在台北。赵胜就央求这位朋友:“哪怕是被脚底踩过的也帮我捡回几张。”朋友拗不过他的央求,答应了。那时,从台湾回大陆手续相当烦琐,朋友的哥哥一年后回北京时,把火花夹藏在行李中才带了回来。当晚,赵胜手捧这些来之不易的火花,彻夜难眠。 求学问道 三顾茅庐求解火花故事 有时为了弄清楚一枚火花的背景和含义,赵胜不仅要查找大量的资料,有时还要向当年火柴厂的老师傅们请教。 一次,赵胜得到了两枚月华火柴公司于1925年和1928年印制的火花。上面都印有“黄磷火柴有毒性,叶由公司呈请禁用”。赵胜决定要弄清楚这其中的含义,他想到了原北京火柴厂在职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傅。 这位老师傅退休后住在郊区,骑车来回一趟要近5个小时。当时正值隆冬,当赵胜顶着寒风来到老师傅家时,看到的却是铁将军把门。一个星期后,他又骑车来到老师傅家,但这次老师傅还是没在家。当他第三个星期再次来到这位老师傅家时,仍然没有看到他,正当他失望地往院外走时,正和师傅撞了个对面。 功夫不付有心人,赵胜终于从老师傅那里得到了答案。原来1925年以前生产的都是黄磷火柴,这种火柴虽然便宜但黄磷也就是火柴头含有毒性。那时,这种火柴带给贫苦大众的不仅有光和热,更是一种“便宜”的自我解脱的方法——自杀。据记载,瞿秋白的母亲金衡玉因家贫于1916年2月7日服火柴头和虎骨酒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