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收藏家赵胜用54年时间搜集了近25万枚火花,其中不乏明末清初的绝版火花。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纪念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火花搜集齐全。 钟情火花54年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也就是火柴的商标。1951年,也就是赵胜18岁的时候,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市火柴厂,从那时起,他就爱上了火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刚开始,他主要是从工厂里的老师傅那里找,后来逐渐发展到从全国各地的爱好者那里购买和交换。那时,各火柴厂的门市商店、报国寺,还有早已不存在的百花艺术商店,都是他每星期必去的地方。 退休后,赵胜起早贪黑,利用两年时间,从自己收藏的25万枚火花中归类整理,并将这些火花分为人物、山水、建筑、绘画、美术、音乐、体育、书法等30多类。在这些藏品中,赵胜对体育题材的火花是情有独钟。光和体育有关的火花就有1000余枚400多套(种)。 神秘朋友赠前苏联火花 1961年,他收藏的火花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也正是这一年,他收集到了他的第一套航空航天类的火花。 赵胜至今清楚地记得。1961年9月1日,他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前苏联的信,打开一看,里面不仅有一套11枚的纪念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上太空而印制的火花,还附有一张加加林的肖像画,上面写着“这是加加林的肖像,送给亲爱的朋友赵胜,萨里哈。”拿着信,赵胜是又激动又疑惑,激动的是这可是国外的火花,反映的是震动世界的事件。在当时能得到一枚国外的火花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更别说是这样一套国外的航天火花了。而令赵胜疑惑的是,他根本就不认识萨里哈。 然而令赵胜遗憾的是,此后不久,由于各种原因,他和这位陌生的朋友失去了联系,并且时至今日也没有联系上。为此他还把这段往事写成了纪念文章发表在杂志上,希望有机会能见到这位未曾谋面的老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