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是我国知名的文学家、学者,同时也是“藏书家”和“文物收藏家”。他生前所收藏的从汉魏六朝至隋唐的五百来件陶俑,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便全部捐献给了国家;而他在建国前所编辑的《古明器陶俑图录》一书,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他去世28年后的1986年,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印量仅二百套。而他的近十万册藏书,却始终伴随着他终身,直到他去世后,才由其家属捐献给国家,作为“专藏”入藏北京图书馆。196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西谛书目》,对郑振铎的全部藏书做了记录。 郑振铎早在青年时代对文物考古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1882年,他在英国伦敦时,就曾编著了迄今所知的他的第一部考古专著《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一书,介绍了世界考古的重要发现。当时,我国田野考古工作尚在萌芽阶段,大批文物被盗掘而流落海外,或遭到严征收破坏。为了从事文学研究,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把有限的全部财力,用来搜集古书。到了抗战时期,他又和一些朋友,竭尽全力为国家抢救了大批珍贵古籍文献,而对于其他文物,却始终无力顾及。抗战胜利后,他眼看市场上流散着大量从古墓中出土的各类陶俑,且价格不高,而当时国人却很少有人问津。为了防止这些文物流散到国外去,他又拿出了抢救古籍文献的那股劲头,竭尽全部财力大量收购出土陶俑。从1947年春到1948年冬近两时间,共集得从汉魏到隋唐的陶俑近五百件。他的那间书斋里,架上、架下,乃至地 上,都摆满了千姿百态的陶人、陶马、陶屋、陶兽。还请来摄影师,为这些陶俑都拍了照。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任命他为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的文物局长,不久又任命为考古研究所所长,主管文物的文化部副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