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收藏痴 我解其中味(3)

2010-07-08 09:40 来源:国土资源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这几份《现世报》同样也是国内仅有的孤本。

  于收藏中苦钻研

  侯福志不仅喜欢收藏,业余时间还从事地方史尤其是民国史研究。他刚过不惑之年,但进行地方史研究的历史竟然超过20年。

  1983年12月,刚从地质学校毕业的侯福志被分配到天津第一地质勘探大队(今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研究院)。也许是受专业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就着手研究天津的地质文化史,李四光、张相文、王宠佑、邝荣光、高振西等地学名家与天津的关系,成了研究的重点领域。

  于是有了《地学歌略》的发现。

  “大地来源,古籍未明;作石史者,西人是精。”《地学歌略》以四字韵的简单易懂方式向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的普及教育,是国内目前发现最早的地学启蒙读物。每每说起《地学歌略》,侯福志都很自豪,能够收藏到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宝物,的确是件高兴的事。

  2004年,侯福志受托与其他同志一起参与了“确认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旧址专家论证会”。侯福志从自己的收藏中发现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提供了一些珍贵史料,所以论证工作很成功,并且厘清了一些历史细节,结论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侯福志提供的论证报告已给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使用,依据他的论证,有关纪念设施的建设在综合考虑之中,地学会旧址纪念设施有可能成为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的又一文化亮点。 

  在搜集研究地质文化史的基础上,侯福志也开始关注天津各个方面的文化史研究,尤其是晚清和民国期间的天津的民俗史、报刊史、演艺史、文学史。利用藏品进行史学研究,把收藏与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挖掘天津的文化宝藏,为提升天津的文化品位做贡献,是侯福志收藏的一大特点。

  刘云若也是民国时期在天津非常活跃的一位小说家,为了研究这个人物,侯福志收集了刘云若在天津老报纸上发表的许多作品,在旧书市淘到了民国时期出版以及各地出版社再版的刘云若先生的多部小说,还专门跑到北京现代文学馆拍摄了刘云若的展位图片和相关资料。

  20多年来,侯福志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民国文化史的文章已愈500篇,并参与了多部天津文化史书籍的编写或审定工作,还参加了天津地方报刊组织的有关天津历史文化的征文,数十篇文章入选并获奖。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我们同时还为您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