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在阿联酋大城市迪拜,到一家当地很著名的、由台湾人开的“中华餐厅”吃自助餐,特意收起它的一个筷子套,被老板发现,他上前对我说:“我们中华儿女,要发扬中华文化,筷子套你随便拿。”这个红色的筷子套,正面印着“中华餐厅”几个字和阿拉伯文译名,背后印着筷子的使用方法图解。据说由于这一宣传,当地许多阿拉伯人都爱上这个餐厅,并学会使用筷子。1990年,我在南太平洋的斐济,发现当地的唐餐馆喜欢在广告上画上一双筷子,有的干脆就把食店的店名叫做“筷子”,可惜我没有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日本的酒楼饭店更为精明,利用筷子套大做文章。把筷子与人的健康长寿联系起来。据说使用筷子能使手指、手掌、手臂、肩胛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块肌肉运动,有益身心健康。日本一些筷子套就在上面印上一个书法“寿”字,既是关心生命的做法,又是很好的招徕广告,体现饮食文化的要义。 我从来都是到饮食现场收集筷子和筷子套,因此这些藏品记录了我的海内外足迹,今天重新观阅,勾起当年回忆,别有一番滋味。 再看看我们国内的筷子套,许多设计单调平庸,千篇一律,没有收藏价值。我们的旅游界、饮食界和设计家们,应当动动脑筋,让筷子和筷子套成为受欢迎的广告品、收藏品和旅游纪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