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鲁安-篆刻家书画家收藏家(3)

2010-06-01 07:36 来源:德藏收藏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当然,在杨老的收藏经历中,也有遇到好东西而丧失机遇,留下无限遗憾的事情。如1948年的一天,他在天津一个书铺中见到一本绛帖,特点是帘纹纸,墨彩油黑看上去很不错,内容是绛帖的卷七卷八,所珍贵的是拓本后边有赵子昂的收藏印"水晶道人"。杨鲁安发现了宝贝,喜形于色,意欲购置,但老板说此物是张之万的后人拿来卖的,还未定价,不便拿走。此事杨在不经意间走漏了风声,被卖主得知,待他一个星期后再去时,卖主已拿回去了,后来不知高价卖到了何处。此宝物失之交臂,令杨老十分惋惜。不过,老板偷偷从原物上面撕下的两篇转给了他,总算得到一点安慰,他曾让王懿荣次子王汉章看过此物,言极为珍贵,属于国宝级。杨老一直当宝贝珍藏着,希望能有一天使其与原物合璧。

  1950年前后,杨老在天津大盐商王幼章的后人处见到104方赵之谦刻制的印章,属于家传,意欲转让。杨鲁安十分喜欢这批印章,但前后两次都因要价太高而没有买下。后来这批印章被钱君陶购得,40多年后钱先生全部作了捐献。这件事情给杨老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收藏的东西应该怎么来,应该怎样走?从那时起,在杨老的心里就掀起了寻找藏品归宿的波澜。

  在60多年的收藏经历中,杨鲁安收集到成百上千件文物,每一件东西部能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都蕴含着他的酸甜苦辣。杨老说:搞收藏首先要心正,要看爱好是出于什么目的,是出于对祖国文化的爱好,想把东西保存下来呢?还是出于想倒腾发财?如果是后者,势必会使国宝流失国外,成为民族的罪人。其次,搞收藏还得具备"三有",即有眼、有钱、有缘。"有眼"的背后是头脑和知识,这是搞收藏关键的一点。"有钱"是收藏的基础,否则见到好东西也没用。"有缘"则是收藏机遇,主观上想收,客观上还须具备条件,否则撒下大网也难有收获。再有,搞收藏不要一开始就把面铺得过宽,应先从一点、一项入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面的扩大,碰上好东西不要放过。收藏文物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搏到精,由精到专的过程,不可能一上手就很精、很专、有很大成果。需要日积月累,逐步提高。还应引起注意的是,搞收藏要"三戒"。一戒"急",不要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急于去买,一定要看准了再买。二戒"贪",搞收藏欲望过大,买东西贪多,贪得无厌往往会上当,甚至会误入奸商设下的圈套。三"狂",东西收得多了,往往会狂起来,自以为是,岂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毕生精力有限,到头来只是"一得之见",满招损,狂引祸,必然吃亏。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