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经历:一位收藏杂家的烟标情缘

2010-05-23 08:14 来源:华网在线 我要评论    

分享到:

    河北的“西柏坡”、山东的“沂蒙山”、江西的“井冈山”、陕西的“延安”……这些充满“红色记忆”的地名曾勾起南宁市黄先生对战争岁月的回忆,但现在,这些带着历史印记的地名只要出现在烟标(俗称烟盒)上,就会让黄先生兴奋异常。作为一名烟标爱好者,十年来,今年65岁的黄先生已经收集了800多个种类共4万多个烟标。

    4万多个烟标可铺满篮球场

    家住南宁市北湖路的黄先生是一名收藏爱好者。铜器杂质、古钱币、年终分配表、小人书、扑克、入场券、旧信封、捆币纸……黄先生的收藏品可说是五花八门,为此,他还专门为这些收藏品建立了“收藏目录”,但这些藏品中的“主角”却是很多人抽完烟就扔掉的烟标。在黄先生看来,与火花、邮票同被列为“世界三大平面收藏”的烟标与其它钱币、铜器等藏品不同,“收集烟标基本可以说是零成本,而且烟标不需要花很大力气辨别真伪”。这让他可以放心地收集。

    黄先生曾经想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他手上有800多个种类的烟标4万多个,其中软烟标有100多种,三四千个,俄罗斯等国外的烟标有四五十种。这些烟标中,“年龄”最大的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烟标,有广西柳州卷烟厂生产的“红灯”烟标、广西中山卷烟厂生产“武松”烟标、广西中山和云南昆明两个版本的“花篮”烟标,还有河南新郑卷烟厂生产的“芒果”烟标、上海卷烟厂生产的“飞马牌”烟标……

    黄先生称,现在他收集的烟标展开、摊平后已经装进了25个纸箱,这些烟标整齐摆开足以铺满篮球场。用他岳母的话来说,“卖废纸都不知道可以卖多少钱了”。他为这些烟标做了满满的两本目录。在目录册上,黄先生详细地记录了哪个省他已经收集了哪个种类的烟标,这些烟标他手上分别有几个。对于不认识的外国烟标,黄先生则详细地记录了烟标上的条码数字。

    烟标里的历史故事

    虽然有的烟标已经破损,字迹模糊了,有些牌子的香烟已经停产绝版,但烟标却清晰地留存下了那段逝去的时光。

    据说,黄先生手上的“芒果”牌烟标就大有故事:在文学月刊《万象》里,曾有一篇文章《西哈努克亲王》谈到了“芒果”香烟的来由:1968年5月5日,毛主席把刚果总统赠送给他的两颗非洲芒果转送给了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以示关怀。毛主席给“工宣队”送芒果的消息马上成为中国的特大喜讯。不久,河南新郑卷烟厂“工宣队”也隆重迎来了两颗按1∶1的比例制成的塑料芒果,为永远铭记毛主席对中国工人的关怀和厚爱,新郑卷烟厂特意研制出品了一代中国名烟——芒果。

    “芒果”香烟曾红遍中国大江南北。1972年,“芒果”烟标删除了“1968.8.5”字样,继续生产,这时,原先的“语录标”和“红旗标”不再出品。现在“语录标”和“红旗标”的“芒果”已十分罕见,黄先生至今也无缘一见。

    而国营郑州卷烟厂生产的语录标“黄金叶”烟标,上世纪70年代的时代印记则更显而易见,烟标上印着“增加生产巩固国防”的标语,深深烙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烙印,在一些收藏网站上,这枚小小烟标的售价已经标到了100元。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