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世界之: “投影效应”和“霍桑效应” 有一则经典的故事是这样描述的:一次苏东坡和金山寺的佛印大师在一起,苏东坡问性格憨厚一些的佛印大师:“禅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禅师答道:“很好,像一尊庄严的佛像。”苏东坡听了满心舒畅。 佛印接着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的坐姿又如何呢?” 苏东坡嘲弄禅师道:“像一堆牛屎!”禅师听了也显得很高兴。 心理学上有一种“投影效应”,说的是人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移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具有同样的特点。如,三国时的曹操,生性多疑,连做梦都觉得有人要害他,这就是“投影效应”在作怪了。 投射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样做可以保证个人心灵的安宁,但往往影响自己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错误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会喜欢;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丝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子女身上,自己未实现的目标,由子女来实现,现实中,往往事与愿反。 大文豪苏东坡居士以一个玩笑自取其辱,遭遇了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的尴尬。我经营企业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心理、观点等,投影到员工身上,没有认真倾听员工们的声音,常常抱怨、生气、恨铁不成钢。。。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已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管理者从个人能力、知识领域等很多方面都高出员工一筹,所以,你是老总,他是员工,领导即是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美国芝加哥的霍桑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了探求原因,从1924年至1936年,在著名心理学家梅奥的主持下,美国国家委员会在该厂开展了以社会因素、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为课题的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大,而其后两年多的“谈话试验”,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专家们在与工人们多达两万多次的谈话中,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任凭工人们发泄,结果使得工人们心情舒畅,干劲倍增,霍桑工厂的生产效率也大幅度提高。实验表明,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改善对职工的态度和理顺人际关系所致。社会心理学家梅奥据此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 意见和不满人皆有之,只是内容和程度不同罢了,而有了意见和不满就要发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发牢骚。发牢骚往往被人看作是一种缺点,但它也可以变成一种优点。密希根大学社会研究学院从4年来对美国各大公司调查中发现,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藏在肚里的公司要成功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