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建品牌应追求个性和特色,但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其社会适应性和人们的文化背景与知识背景、语言环境、民情习俗、宗教禁忌、审美情趣。这往往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例如,近年来美国化妆品很难打进日本市场,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企业忽视了日本文化背景。日本妇女爱白嫩,而美国妇女都以皮肤黝黑为健美,美商不了解日本妇女的民情习俗,将这些适合美国妇女的化妆品销往日本,当然会遇到困难。由此可见,企业要重视研究市场营销的文化背景和民情习俗。 日本的商社应企业需要,专门配备了品牌营销专家,既研究本国商标,又抢注包括我国在内的他国商标,使品牌竞争充满“火药味”。商标不仅在于识别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便于消费者选购各种品牌的产品,而且商标是企业形象的象征、企业精神的体现、企业信誉的代表。但是,我国目前有500多万企业,加上370多万从事制造业的个体工商户,平均近7个企业才有1件注册商标。而“丰田”、“日立”、“松下”等跨国大公司拥有的注册商标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美国史克公司在世界各国注册商标更高达到2.5万余个。 在品牌文化中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情趣,也要考虑到民族的接受心理。同时要重实质。如果过分追求缺乏内涵的形式只会适得其反。一般而言,一种品牌文化应为绝大多数目标消费者现时认同或追求的,应尽可能与其生活相接近,乃至就是生活的某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