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质量门为中国中药儿童品牌打开市场大门

2010-05-10 07:50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美国全球知名品牌美国强生再陷质量门,这次出问题的竟然是全世界婴幼儿都普遍使用的美林、泰诺林等药品。原因是该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药厂发现了大量灰尘和受污染成分,导致这些药物质量不符合标准。强生公司近日发表声明,以产品质量不能完全达标为由,宣布在12个国家和地区召回婴幼儿用感冒退烧药泰诺林、美林、抗过敏药仙特明及可他敏等40多种非处方药。

    看到这则消息,很多中国儿童药生产企业应该感到高兴。强生质量门事件的发生,让中国妈妈们开始重新考虑品牌选择倾向,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自主儿童药品牌的发展,也为具有文化优势的中药儿童品牌发展打开了市场大门。以往一直被强生等外资品牌把持的各种儿童用药的市场,在这次质量门事件中重新拉回了起点,为不具有品牌优势的中国儿童用药品牌,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儿童用药市场发展前景大

    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0-14岁的人口为25166万人。不过自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实行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的生育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预计到2025年,我国0-14岁儿童人口将会下降到2.1亿人左右。尽管国内儿童总人口和人口比重都在下降,但是由于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每个家庭所负担的子女数减少,因此家庭用于每个子女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这样一来尽管对某些产品和服务需求量的增长会放缓甚至有所下降,但对其质量的要求和价格承受能力却会明显上升。虽然目前国内老龄化趋势严重,但是国内儿童无论是在人口上还是在消费上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仍是世界第一儿童大国。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高达195亿元。

    感冒、发烧、食积、腹泻、盗汗等儿童常见多发病时时威胁儿童健康,使就诊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另外,随着生活环境的影响、饮食结构的变化,一些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成年人常见病逐渐倾向年轻化,不少儿童也患有此类原来不应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疾病。两大驱动因素继续推动儿童用药市场向高速增长迈进。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品种少,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且较为常用的3000多种药物中,儿童处方药所占比重不足3%。而我国患病儿童占总患病人口的20%左右,儿童用药需求量巨大。但90%以上的药物没有儿童专用剂型,2009-2013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中国本土儿童用药品牌缺

    我国市场上流通而且较为常用的3000多种药品中,儿童处方药所占比重不足3%,儿童占总患病人口的20%左右,但生产儿童用药的专业厂家却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①受儿童用药开发周期较长、利润较低的影响下,目前国内儿童专用药厂较少,多数儿童药品由制药企业附带少量生产,较知名的专业化生产儿童用药企业有首都儿童制药厂、哈尔滨儿童制药厂、天津儿童制药厂、上海延安药厂儿童药品分厂等。②儿童新药开发经费投入有限,能够自主开发出新药的儿童专业化制药企业更是少得可怜。③药品生产方面,儿童用药小批量、多批次,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④是研制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有志愿者配合,但在儿童药品的开发中,寻找儿童受试者往往比较困难。在销售方面,我国许多大城市儿童医药品专营商店仍是凤毛麟角,在普通药房中儿童药品专柜也相对较少,这恐怕是与儿童专用药品较少有关。

    再翻开小儿家庭常用药清单看看,腹泻用药妈咪爱、思密达,咳嗽、多痰用药沐舒坦、健儿清解液,退烧用药泰诺林、美林,等等,儿童用药品牌历历在目。由于几年前国产儿童用药发展慢,主要由进口药和合资药占据市场,各类儿童用药大多有一两个合资品牌在主导,出现了品牌药名成为某类常用药的代名词的现象。

    外资药企的产品牢牢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儿童用药强势品牌的形象,新进入的不知名产品品牌价值几乎为零。这对于中国本土儿童用药品牌发展极其不力,对于没有优势的中国西药或中西药结合配方的企业来说,这种品牌竞争的压力和差距实在太大了。而对于具有独特优势的中药儿童企业来说,理论上我们还是具有一些市场推广优势。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