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物语

2010-05-09 10:32 来源:全球品牌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商品本身没有价值,品牌亦然,品牌之所以有价值实现品牌传播,是因为她浮在文化上形成一种品牌文化

                                                   -----题记

    上层建筑

    墨菲定律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随着世界进入品牌消费时代的来临,谁拥有了品牌,谁也就拥有了经济战略发展的主动权,简言之,拥有了品牌,也就拥有了市场。世界和平是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是趋势,将来世界的格局不会再大规模的炮火战争,随之而来的是没有硝烟经济战争。

    外资的入侵很可怕,其实也不可怕。这种状况使人很容易想到1990年,只不过当时的列强使用的是枪,现在是钱。有句话说的很好:你要想害一个人,就让它染上一种瘾。是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高喊了30年,的确,中国在这个方面尝到了甜头,感觉很爽吗!

    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这个方面中国感到很荣幸,其实,它忽略了,经济改革之所以成为改革,它是阶段性的。所谓阶段性的东西就有始终。而我们好像意犹未尽,兴致怏然。

    直到一天,我们在仔细研究政府报告时-全球品牌网-,突然发觉,这是行政干预的必然后果。

    当招商引资成为一种评价官员政绩的标准,而又没有相关的问责监督机制,这种机制下的的后果可想而知。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请不用客气。”

    ——“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而将军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市场行为

    一部《论语》,在新华书店内,可以按照物价局定价出售;在地摊上出售盗版,价格可能原价的三折就可以卖出;如果放在文物商店内,它可能要超过其原本价格的20倍;如果你是一名读者,最多就是花了十几元钱读一读国学,但是你如果像于丹那样把它利用起来,叫做为一种文化…

    同样的纸张,放在新华书店内与放到地摊上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纸张本身没有尊贵卑微,只是场所变了,所以身价也就不一样了。

    买一本《论语》毛边书,会让人大喜过望,可以收藏;但是当你收藏很多类似的《论语》毛边书,你肯定不会,人家会说你很没有品位。

    中国品牌与全球品牌之间的牵连,至少还像是正版与盗版的印象,这个印象,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2009年6月14日,媒体披露宝马和奔驰首次入围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名单,当时政府还感觉这么些年已经很对不起那些国外朋友。

    如果你到过韩国,就会发现韩国满街跑的车都是韩国品牌——现代、起亚、双龙,几乎所有人用的手机都是三星、LG,甚至在韩国开外国车都会让人觉得可耻。

公司标志
编辑:微凉
连天红 品牌传播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