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基于质量成本的管理体系如何能帮(3)

2010-03-29 14:31 来源:BSI中国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而质量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避免损失成本,削减鉴定成本,调整预防成本 ,最终优化Optimize全面质量成本,提升组织持续盈利能力。

    通过识别、定义,统计、分析将引领组织从关注不良的种类(by defects)到关注不良的代价(by Value),而这是组织所有流程责任人(owner)的共同责任。

    来自麦肯锡的研究发现,在有效实施“质量成本”项目的企业里,组织的盈利能力将会提升到15-30%.而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将有效的指导组织通过预算,以及目标管理分解到组织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各层次成员。实施的成本项目显示,通过“用钱讲话”远比“百分比”对员工的意识,责任冲击大得多。

    而通过建立质量成本科目,全面的获取质量成本数据并加以系统的分析,可以充分的挖掘企业的“隐性”成本,寻找更多的持续改进的机会。而将质量成本目标分解到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实行“用钱讲话”的考核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内各层次员工对质量成本的重视,远比“百分比”或”PPM” 对员工的意识冲击大得多。

    很多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通过管理体系的平台,采取以下措施:

    重新审视组织的业务盈利模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市场的变化,让组织的反应更具有弹性
    重新梳理你的业务流程,通过消除,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等业务流程管理(BPM)来提升效率
    建立精益的组织(Lean organization),消除流程存在的过多隐性浪费
    通过目标管理(MBO),让每个人的“潜能”尽可能的发挥,对于组织来讲,你不仅仅在买一线工人“两只手”而已,对于人力智力的浪费或忽视二次开发,将是组织的最大浪费
精简组织的架构,让组织的架构离客户更近一些,压缩内部不必要的沟通成本,砍掉不必要的副手以及非核心业务的人员。要知道,组织的架构是基于业务流程而设定的,切割能职能部门是基于效率 以及“风险”的考虑,如果职能部门的人员设定与上述两个方面无关,那将是考虑精简的对象。
    优化你的供应链,剔出一些绩效不好的供应商,让更多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加入到你的核心供应链来,并与之走得更近,逐步打造基于整体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而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对于组织而言,将是一次深层次的意识突破,只有组织的核心决策层真正重视并参与到其中,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如何调动全员的迎接变革的氛围,将考验组织决策层的领导力(Leadership)。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基于质量成本的管理体系,才是组织完整性的体现。正如质量大师Philip B.Crosby 所说的:“财务是组织的血液,质量是组织的骨骼,而关系是组织的灵魂,它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我们不知道这个冬天有多长,有多冷,但基于质量成本的管理体系将有效的引导组织控制内部运营的成本,控制好现金流。我们深信“冬天来了,春天将不再遥远”。但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很多企业倒在即将走向春天的昨夜。

    在迎接春天的时候,希望我们的管理体系成为组织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帮助组织练好内功,学会“冬泳”,发展并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奠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公司标志
编辑:白永华
连天红 经营管理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