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前的中国,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郡县制”,排除地方专政,统一管理。这种中央集权的形式与思想就一直承袭至今,也被普遍继承到今天中国的企业中。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除受到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外,也有成长方式与人性特点等方面的因素。很多企业是从零做起,逐步发展起来的,家族式特征明显,权利基本掌握在一个或几个高层领导者手里。不像西方,即使是家族式企业,在发展中也常有其他资本或人力介入企业的高层管理,其民主的文化氛围也致使其权利相对分散。 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审视集权式管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提高行政的效率,使组织总体政策高度统一,达到决策执行的高效率与组织的高稳定性。但相较其优点而言,弊端更为突出,集权的弊端主要是会使决策的质量与速度变低,应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降低。高层脱离了基层,双方沟通需要层层传递,沟通起来不仅缓慢,还可能曲解传达的初衷,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与执行的有效性,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过度集权的组织,可能使各个部门失去自我适应及自我调整的能力,从而削弱组织整体的应变能力。另外,还会降低组织中成员的工作热情,权力的高度集中使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失去了思想参与的权利,久之会产生思想依赖,使整个组织除小部分的高层集权者外,大部分的组织成员与机构失去思考能力,变成了只会行动不会思考的肢体,此时整个组织开始行动迟缓,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降低。当集权者遭受攻击后,整个组织就会瘫痪,甚至死亡,这是集权最大的危险,而组织越庞大,这种危险性就越高。这也是很多大企业高层领导者一有变动,整个企业就开始动荡,陷入危险与诸多不确定因素之中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集权对内部管理是有利的,但对于应对外部竞争就极为不利。 2006年末,李嘉诚名下和记黄埔地产有限公司在北京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逸翠园,因为质量问题及与当初承诺的楼盘标准有重大差距,遭到业主集体投诉,黄埔地产对此事没有及时做出反应,致使业主联合上告至政府。本是一件很平常的房屋纠纷事件被迅速扩大,因为是李嘉诚在京的首盘,所以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后和记黄埔地产才姗姗来迟地拿出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又和业主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和记黄埔地产及李嘉诚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香港总公司过分集权所造成。和记黄埔地产北京公司只是个数据提供者和执行者,香港总部不仅掌握着完全的决策权,而且还控制着市场分析、产品分析及产品设计的权力。这种集权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是,产品不能与市场需求对接,应对市场变化迟缓。诸葛长青:过度集权的同时,要学会把小权放权给基层。 该盘建设时施工方曾提出过设计上存在问题并上报给了和记黄埔地产北京公司,和记黄埔地产北京公司再上报给香港总公司,香港总公司不予理会,这么重大的事就不了了之了,为后面楼盘的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和记黄埔地产北京分公司只能完全按照香港总公司的指令执行,甚至连印发一个信封的款式都要向总部请示,获批后才能印刷。此次事件也是如此,业主提出投诉后和记黄埔地产把情况反应给香港总部,总部再把决策传递回北京分公司,北京分公司在通知业主……这样往复几个来回后,消耗掉的不仅是金钱和时间,更是业主的信心与宝贵的危机公关时机。而且,总部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所做的决策也就不具有科学性,导致事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