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意晋作家具(2)

2010-05-05 08:21 来源:搜艺搜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南花梨北核桃,山西人把核桃木作为黄花梨的替代品,你看这案子,一木连做,多精细,黄花梨做工呵!”

    我本喜核桃木家具,核桃木木质细腻、柔和,有玉质感,打磨、蜡染后发散着硬木般的光泽,远看与黄花梨相似。此案木纹流畅、具浅黄细丝般的年轮,显示着独特的高贵典雅的材质美。做工又确精细,束腰、开光、起阳线、抱肩榫,每一处都经反复推敲,精密巧妙。

    我购下此案后,现置于客厅,一端放几本近期翻阅的书,另一端是一溜茶缸。书、茶、老家具,主人的喜好一览无余。

    明清时期,晋商在聚积财富的同时也形成了他们对家具很高的要求,他们从全国聘请最好的工匠,再加上晋地历史上文人辈出,文人参与家具设计,使山西家具在制作考究的同时,文化色彩浓重。

    较之苏作,晋作更大的特点是它的雄浑苍凉、豪放粗犷。以友人那对四平大柜为例,此柜高217厘米,宽117厘米,厚59.5厘米,连柜周的框柱的宽度都在13-14厘米之间,三面用料全是独板。体量朋硕、沉穆劲挺、框厚板实、大边坚梆,其用料出手之阔绰,在惜木如金的苏作中是无法体验的。

    殷慧芬曾购过一张榆木酒桌,整个款式、风格很明显地透逸着明代山西家具的韵味。此桌高86厘米,桌面长106厘米,宽59厘米,拙朴、粗犷、简洁,木纹像山西老人的皮肤,充满沧桑感;四腿和横枨呈洼面、起边线,体现了它在制作中的粗中有细;牙条所髹红漆斑斑驳驳,牙条下的罗锅枨雕花;桌面为了不让酒水淌下来,镂有拦水线。制作的年份估计在清早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有画家见了此桌也很痴迷,指着那雕花的罗锅枨说:“如果说苏作的雕花是工笔,那么这张酒桌的雕刻就是大写意。”

    同样是方桌,苏式的八仙桌腿间拐子龙枨子多为短料拼接,而晋式的罗锅枨则一气呵成,更具气势。我后来购的与上述的那张相仿的黑漆方桌一腿三牙,罗锅枨,霸王枨,明式方桌的构件一应俱全,错落有致,又不显繁赘,虽为清代器物,却具明时风韵,尤其是8厘米宽的腿足起洼面,四角起阴线,使这浑厚中平添几分精细。

    晋作与苏作的另一区别是用料。晋作以榆木居多,苏作以榉木居多,即所谓“南榉北榆”。苏作因榉木纹饰华美,很少髹漆,晋作则因多榆木,制作时喜髹漆。我曾见过一对晋作南官帽椅,椅高104厘米,坐高52厘米,长58厘米,宽45.5厘米,扶手高20厘米,扶手中间的联帮棍上细下粗呈螺旋状,椅脚与靠背、扶手边框一木连做,上半部为圆木,下半部腿足则作外圆内方处理,制作精巧。此椅靠背与券口牙子髹红漆,靠背除镂空透雕外,不但髹红漆,而且用金粉描绘花饰。岁月已将描金洗刷得很淡,但其中仙鹤花卉还依稀可辨。风格高古,又富文人情怀。

    恰似那里的山山水水

    与京作比,山西家具没有宫廷太多的制约,想象力更丰富,制作也更洒脱,就像京作是讲究声律的古诗词,而晋作则为回荡在黄土高原的民歌。

    同喜晋作,我与一位写字的朋友也有区别。我的搜罗以中小件居多,他更喜大件晋作。

    每次去崇徽堂,见有让我心动的晋作大件,如3-4米长的大翘头案、2米多高的楠木大柜,小汪都说他已订购。在晋作大件面前,我常为它的安置而瞻前顾后,他却义无反顾。只要美,他拿下再说,体现了他的执著与痴情。我曾问他:“这些大家伙你放哪里?”他回说:“我总有办法。”后来,我在朱家角申窑展厅见到他无偿让罗敬频使用的近3米长的清翘头大案,才恍然知道他那些大件的去处。

    山西家具雄浑、质朴、内涵丰富,一如他外表高头大马,肚里是倒不尽的墨水;又如他的文字、他的书法,浩浩荡荡、圆融遒劲,却极耐看。

    有行家认为山西家具与那里的传统建筑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而他则更开阔。他说:“晋作工苍苍茫茫,好比山西的表里山水。”此话太形象,就如苏作家具好比苏州园林,山西家具注定是和那里的山山水水血脉相连的。

    许多年前我出差晋南,从西安经华山、司马迁祠墓,过风陵渡,见着临沂壶口瀑布、蒲津渡遗址唐开元大铁牛、芮城永乐宫斑斑驳驳的巨幅壁画……每到一处,景色让自己也豪迈起来,那种荡气回肠的激动,至今难以言喻。此时,我独处书斋,手抚晋人的旧作器,看着那如同黄土高原老人脸上皱褶的木纹,眼前就浮现那里的苍山大川、磅礴气势,与苏州的楼台亭阁、杭州的柳浪闻莺全然两个天地。

公司标志
编辑:珏阗
连天红 家具简史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