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黄花梨鸳鸯纹木梳

2011-11-16 08:39 来源:中华古典家具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奶奶是什么时候走进爷爷的怀抱,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告诉过我,她的那把东方黄花梨鸳鸯纹木梳,是她的父亲送给她的唯一嫁妆。奶奶自小在东方县长大,那里盛产的黄花梨,被称为“东方神木”,奶奶的这把鸳鸯木梳,与普通的木梳一样,匾半圆形,质感很好,是用海南独有的东方黄花梨木精心雕成的。棕黄色的滑溜面,浅雕着一对戏水的鸳鸯,旁边的一枝荷花,栩栩如生。背面的鬼脸纹理十分绮丽,放在手里,就像是自己的手指,不觉多余。梳牙很细也很硬,梳起头来却一点也没有硬的感觉,反倒觉得它是一个天使,在轻声细语抚慰着你那疲惫的心。奶奶每天起床梳头时,总是带着些许忧郁的神色。我就明白,她不是在梳理她头上有如白云般的细发,而是用那把花梨木梳,在梳理着她和爷爷的一段隐秘。

    据父亲说,爷爷年轻时很帅。爷爷很有气力,重活粗活他嘿嘿两声便已完成,如手里拎着一只鸟般轻松。那年月,乡下的生活比较凄苦,奶奶生下伯父、父亲和姑妈后,爷爷就与村里的兄弟去了南洋。临行前的那天晚上,爷爷和奶奶说了一些话,交给无眠的夜和月亮珍藏。小油灯下,奶奶为爷爷收拾行李,特意把那把鸳鸯纹木梳放在爷爷的布包里。她说,一个人在外容易分心念家,这把东方花梨木梳在你的身边能解乡愁,见梳子就像是见我,不分彼此。爷爷拿起木梳,深深地吻它的时候,一滴泪,已湿润了梳子面。

    父亲说起这段故事时,我感到凄美的爱情竟是如此扣人心弦,只不知,在爷爷离走的那些年月,奶奶一个人在家,要承受多少情感的煎熬啊。

    终于有了爷爷的消息。村里的一位兄弟从南洋那边回来了。奶奶知道后满心欢喜,直奔那位兄弟的家。奶奶简直不相信这是个事实:爷爷的梦魂在异乡断了!那位兄弟交给奶奶两件遗物:一把黄花梨鸳鸯纹木梳,一件破了洞的血衣。木梳上的滑面质感没有了,有的,只是黑黑的血痂。奶奶曾经的爱情在这把黄花梨木梳的记忆里全给毁了。那把木梳染透了血,洗不掉,如同我的记忆。至于那件血衣,我一直解不开它的谜面。

    我无法想象,在奶奶向我述说爷爷在南洋的往事时,她的内心该是怎样的波澜翻涌而强忍于表面的平静。我知道,那把黄花梨木梳,其实是她生命里的一半,也是爷爷的一半。可怕的是,爷爷的离去,余下奶奶空荡荡的心房,失去生命的另一半的她能否支撑下去而且能够支撑多久?我不敢想象也不敢妄下结论。

    自此,奶奶不再梳头。只是坐在床头,望着那把东方黄花梨木梳,神情哀戚。我感到隐痛的心有了爆裂的感觉。拿起那件血衣,奶奶轻轻地抚摸着,似乎里面尚有爷爷的余温。有好几次,我都看见,奶奶一手拿着空荡荡的血衣,一手拿着那把黄花梨木梳,在血衣的周边比比划划。我知道她是想将爷爷的魂招回来,以免他在外当孤魂野鬼。就在她比划的当儿,我手脚麻利地烧上三支好香,插在爷爷的亡魂牌前面的炉内。饭,奶奶是少吃了,与她睡觉的时候,她常常在梦中一个劲地叫着爷爷的名字,我惊醒之际,看到四周黑压压的一片,有斑鸠在屋后的林子里“咕咕”地鸣叫声传来,直把我吓得把被子蒙得严严实实,把爷爷的魂和我的恐惧隔开。后来,我再也不敢和奶奶一起睡觉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爷爷和伯父因为出洋的关系,家里被视为所谓的“外通特务黑户”。奶奶不信这个邪,天天与工作队的吴队长吵着一个理:“别乱扣帽子”,并诉说起爷爷的旧事和生死离别的苦痛。吴队长不吃奶奶的忆苦思甜这一套,硬拉她充当“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反绑着手站在台上接受革命群众的“批斗”。一月半月,她就要上台参加如此荒谬到顶的滑稽闹剧。许多年不梳头的她,那天起得特别早,端坐在床前细心地梳头。我伏在床上,不解地望着她。她冲着我微笑着,这是自爷爷去世后奶奶第一次绽开笑眉,那神情就像一幅古画,让我坠入一种遥远的感伤中。她深深地吻了我,然后走了出去,门外的民兵早已恭候着她。

    那天的批斗会,人山人海,把一个学校的大操场围得水泄不通,除了奶奶外,还有三位“阶级异己分子”。他们和奶奶一样,双手都反剪地绑着,一个个地跪在台上。批斗会持续了五个钟头,奶奶有点支撑不住了,双脚全麻了,她突然站了起来,想伸伸腿子。这一幕,让全场惊讶了,人群中传来为她喊冤的声音。吴队长一个箭步走至奶奶的背后,抬起他的左腿,狠狠地朝着奶奶的后腰重重地踢下,奶奶不堪一击,软泥般的倒在地上,那把黄花梨木梳从她的衣袋里滑落在地,将她满口的牙血和爷爷早年凝结在木梳上黑紫的血斑溶在了一起。奶奶突然来了精神,伸出双腿,企盼将那把黄花梨木梳勾至自己的眼前。就在她拼命一搏的时候,那队长拾起黄花梨木梳,抡起一把大锤直往上面狠狠地砸下,奶奶惊呆了。一声沉闷的脆响,木梳断裂了,在它从队长手里跌下来的瞬间,奶奶的心也彻底碎了,一如那掰成两半的黄花梨木梳。爷爷屈死异乡的亡魂和奶奶不幸的一生就这样将我的思绪埋葬在忧伤和哀痛的深处,始终挥之不去的那把东方黄花梨鸳鸯纹木梳,也伴随在我一生的记忆里。

公司标志
编辑:编辑组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