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 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的加入,收藏继续升温。红色收藏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判断能力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钱。精品需要重金才能买到。这对工薪层是很大压力。秦杰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动用孩子的压岁钱。秦杰是工薪阶层,没有太多的钱来搞收藏,只好降低生活质量,宁肯粗荼淡饭,节衣缩食,也要把非常有限的财力用到收藏上。为了买书,他多次借过孩子的压岁钱,因为“市场不等人”。为了收藏,秦杰曾把手上戴的金表、代步的进口自行车和身上穿的高档皮大衣全都用来换书。1992年,在华威桥鬼市,他见到一本寻觅已久的古印谱,对方要价200元,可他身上没有这么多钱,家里也没存着这么多款,于是把崭新的进口凤头牌自行车推到寄卖行换钱,如今,这册同样的古印谱的拍卖底价就是6万元。一次河北保定书商送货到北京,他又用自己的金手表换回15本五四时期的新文学作品。1997年,在北京报国寺收藏品市场,他生生用身上一件皮大裳换回了几本解放区的文学作品集,全是赵树理、丁玲、艾青、孙犁等革命作家的早期作品。旁人不解其意。其实,剑走偏锋,秦杰很讲究“英雄断腕”。 1997年春节前后,北京的中国书店从成都购进一大批旧书,已经连续买了几千块钱旧书的秦杰“透支”了,弹尽粮绝,分文不剩。两周后的一天,他发现一册《中国大学学术讲演集(第一集)》1923年中国大学印本,售价仅60元,内收李大钊两篇讲演记录,共6000余字,《李大钊文集》均漏收。“但我手上没钱,中国书店只为我留书24小时”。情急之下,硬是从9岁的儿子手里借出60元压岁钱,方才购得。北京大学闻讯后,6位教授前来抄录,1999年《李大钊全集》全文收录。2007年三四月间,得知有两组“国家博物馆文物照片”流失到香港,他再次动员孩子拿出全部压岁钱,重金从香港追回“全国馆藏历代名画、全国馆藏古代近现代名家书法照片(含底片)”534套。 首届“藏书状元” 经过七年的努力,秦杰43岁那年在北京市举办的第一届藏书大赛中,夺得“藏书状元”的桂冠。 当时,在藏龙卧虎、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城,首届藏书大赛角逐激烈。在划定的三个选区里藏书大家云集。海淀区候选人中有专家、学者,有藏书3万册的著名演讲家李燕杰教授,有名人夫妇吴祖光、新凤霞,也有后来当选的谢其章先生。在“东富西贵”的西城选区,很多候选人都是藏书实力雄厚,藏书条件优越,藏书数量惊人。80岁高龄的原农业部副部长,拥有农业出版方面的图书3万册,为人写序的书就有700本;现役中将、60岁的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藏书高达2万册。而平民百姓秦杰看上去并不出众。 当六名评委在观看了西城区前二位候选人的书房后,觉得没有必要再细看秦杰的藏书了,于是只派了市妇联的一位评委到秦杰家,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评委意料。回去后即建议召集评委会全体成员重新评估。秦杰展示给评委的是40本革命先烈的早期著作,也是他“红色藏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失散多年的李大钊学术著作《史学要论》、闻一多《七子之歌》首刊原件、毛泽东晚年追寻多年未果的《政治周报》(创刊于国共合作时期的1926年,毛泽东本人主编,是毛泽东亲自编纂的为数不多的刊物之一)、周恩来早年亲自编辑的刊物、1937年10月带有邓小平抗战肖像的文献等。最终全体评委一致同意秦杰入选北京藏书状元。与新凤霞、吴祖光夫妇同台获奖,秦杰当时的感言是“藏书之志壮矣。” 提到这本《史学要论》的来历,颇具故事性。在中国书店的旧书店,这本标价1.6元署名李守常的书无人问津。秦杰不是一个傻藏书的人,他是边藏边学。他曾经读到过李大钊先生字守常,之后便熟记于心。当晚,秦杰查唐弢先生的《晦庵书话》,第一篇文章《李守常文集》就谈到大钊先生1924年出版有一本《史学概论》至今失散人间,他一气儿查完手中所有资料,断定这本《史学要论》就是正在四处寻找但笔误了的《史学概论》。 1998年,秦杰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则“《李大钊全集》计划出版”的消息,总编为李大钊长子、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秦杰立即以一篇“李大钊全集不全”投稿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为慎重起见,把此文转给李葆华,李葆华立刻让北京大学李大钊研究会的教授们赶到秦杰家。最后,当86岁高龄的李葆华见到这本书时,几乎落泪,父亲遇害时他已16岁,他确认当时在他家里就有两本这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史学要论》。他在这本书的封面题写了“珍贵文物”四个字,《李大钊全集》终于得以全集出版。 以书养书,追求高回报率 在获得“藏书状元”后,秦杰更是将藏品的搜集范围扩大到了外地。1998年为了更为方便在有收藏半壁江山之称的大上海淘宝,秦杰毅然接受了北京燕京啤酒集团驻沪代办的职位,舍妻抛子,奔赴上海。“我当时孤身一人,推广上海市场,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周日能让我全身心投入收藏。刚到上海,我在文庙旧书市场以每本10元的价格收书,我自己称之为‘洗盘’,当到了1999年,上海藏书界跟这些文庙买古旧书的商贩通气了,不再低价卖书给我,他们说上海的好书都快被我买光了。之后我又转战到杭州,不久他们也不卖给我了。然后我沿着铁路,到宁波和绍兴继续‘洗盘’。”学经济出身的秦杰,对于新兴的经营模式适应能力很快。他利用特快专递的优势,把从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旧书,快递到北京中国书店直接上拍。由于地区的差异,很多旧书在其他地区价格低廉,然而到了北京,变成了稀罕物,价格高出很多倍。秦杰就是利用了这种地域价格差,将自己收藏体系之外的旧书快递到北京拍掉,用卖书的钱继续自己的系列收藏。 秦杰的“红色收藏”在业内知名度越来越高,藏品也越来越丰富。2003年开始,秦杰又寻找到一个更为方便快捷的收藏渠道——网络。目前秦杰的主要购书渠道则是孔夫子旧书网了。这些年来,仅汇款单据就多得可以斤两论。且寻觅之中,时有惊喜。现在无论是出让还是求购,秦杰通过网上一次列出几十种专题,已是“批量生产”的大手笔了。 逐水草而行 创新强占先机 秦杰,一个工薪阶层,省吃俭用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一个从古代到近现代珍品书报刊的博物馆。他的成功之道异于常人,他并不是盲目藏书,而是有远见地专注于专题、系列,藏书得法。他收藏不跟风,有自己的想法,独树一帜。他在收藏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将收藏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当作一种事业来孜孜不倦地追求。2008年1月,秦杰专著《红色收藏》(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些年,随着他的红色收藏与日俱增的知名度,秦杰已经陆续卖掉了一些藏品,可以说他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可是如果你去他家,你会发现,一切都还没有变,两间书房仍旧堆满了旧书,家里也没有添加任何高档的电器或家具,他也仍是一聊起收藏就会忘记时间,他会兴奋地告诉你,他已经又开始挖掘新的收藏专题,开始准备迎接市场的下一个热点了……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暴发60周年纪念,秦杰奉献出自己的藏品举办展览。展品中:魏巍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首刊(1951年4月11日)和《谁是最可爱的人》最早单行本及最早修订标准本同时展出;巴金名篇“团圆”(《上海文学》)及改变成的电影《英雄儿女》全套系列出版物和海报;《志愿军军歌》195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首发(“打败美帝野心狼”志愿军战士词 周魏峙曲);早年大幅电影海报《奇袭》、《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打击侵略者》、《上甘岭》、《烽火列车》和大幅宣传画邱少云、黄继光、罗胜教;多幅《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证明书》、《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奖状》、大幅抗美援朝作战地图等;最为稀见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在抗美援朝前线慰问志愿军时的珍贵老照片数十幅。 2009年11月4日,上海迪士尼项目获国家核准。2010年4月,美国迪士尼(中国)公司加入上海世博会美国馆赞助商行列。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外国馆。上海世博会和上海迪士尼项目成为拉动内需,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引擎。秦杰瞄准新的制高点,率先创新强占商机,大举进军迪士尼收藏品。 还有三年,秦杰断言:上海迪士尼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仅仅半年时间的冲刺,他已拥有迪士尼经典影片海报多种、中国最早的迪士尼卡通连环画《米老鼠开报馆》(1947年出版)、中国著名画家绘制的米老鼠·唐老鸭连环画底稿几十幅、60年前就绝版的“米老鼠”糖纸包装“ABC米老鼠奶糖”老糖纸47种200张、美国二战期间的原版迪士尼画册、成套各国早期迪士尼卡通连环画、港台迪士尼原版画册、各国迪士尼邮票钱币、30年来出版的中文米老鼠·唐老鸭连环画2000余册。一个同国际接轨的创意文化空间初局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