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收藏“文革瓷”(2)

2010-07-14 10:31 来源:抚州新闻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哎呦,后来工资全买了‘文革瓷’,和老伴都闹翻了”,耿金友笑呵呵地回忆着,“我有俩仓库,5千多件藏品呢。”

  5年前,耿金友从北京市拍卖行总经理的位子上退下来,在古玩城开起“文革瓷”专营店。一天,有位老者背着手在店里遛达了一圈儿,气哼哼地说:“文革祸国殃民,卖这干嘛,都给砸了!。”

  耿金友却说:“历史不能断代,‘文革’物品作为一个时代的一种遗留物,使人们可以透过它去反思那个时代。”

  他的名片背面印着“店主告知: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藏品、特殊的价值、特殊的意义”。来他店里参观、拍照的,有时一天多达六七十人,还有老人带孩子来受教育的。

  “文革瓷”的买主以老外居多,“美国、荷兰、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的,我的东西让外国人买走太多啦。”

  可耿金友也有卖后悔的时候,一位新加坡收藏家买了《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的16组群雕,有70多个人物。他至今耿耿于怀。而最让他心疼的,是把一套景德镇精制的马恩列斯毛雕像中,毛主席的雕像卖给意大利人了。“从此我接受教训了,好的不往外卖啦。”

  眼下,耿金友正盘算着,把俩仓库的大路货卖完了,再给收藏的300件瓷雕塑精品,出本《名人名作》的书。家人替他看店时,他就忙活着给藏品量尺寸,拍照片,去图书馆查资料,到原产地考证。

  “现在我很自由,很乐观,因为我有文革瓷器呀!”曾当过多年王府井工商所所长、古玩城管理部经理的耿金友,提起如今的“个体户”身份直乐,“哈哈,要知道开店这么好玩,我早就下海啦!”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