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福清老人的“梦瓶斋”里,千姿百态的酒瓶被分门别类摆在收藏架上。 很多人只钟情醇香绵厚的美酒,却很少留意装酒的瓶,可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却对酒瓶情有独钟,30年收藏了5000多个形态各异的酒瓶,撰写了三本酒文化专著。近日,记者走进了株洲市民黎福清的家庭酒瓶文化博物馆——梦瓶斋,领略中国酒瓶文化的风采。 痴心人“买椟还珠” 走进黎老的“梦瓶斋”,只见客厅、书房、卧室,随处可见陈列的酒瓶,有笑容可掬的寿星瓶、有古色古香的泰山瓶、有制作精美的红瓷瓶、有李白醉卧饮酒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黎老介绍,30年前,正值改革开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类包装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酒瓶应运而生。他从最开始的单纯喜欢,到后来越积越多,成为他最大爱好。为了收集酒瓶,黎老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爱好旅游的他总是走到哪就打听当地的酒,最后带回来的也全是酒。有次去西安,买了几个旅行袋的酒,实在搬不动,就请陌生路人把酒喝掉,成为“买椟还珠”的笑谈。30年里他收集了5000多个酒瓶。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观赏各色酒瓶,了解悠久的中国酒文化,1997年7月1日,黎老的“梦瓶斋家庭酒瓶收藏馆”诞生了,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有很多是各个酒厂的包装设计人员,贵州天书酒厂的厂长更是登门与黎老“切磋”。 一个酒瓶一个故事 黎老收藏酒瓶有三个条件:陶瓷酒瓶、造型特殊、有文化内涵。他收集的藏品中有获世界包联金奖的沱牌十二生肖瓶,获得世界之星、亚洲之星双奖的傩戏脸谱瓶,获得联合国包装大奖的西汉古酒瓶,有会唱歌的杏花村老白酒汾酒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珍贵的有历史意义的酒瓶。 “这个酒瓶是我1994年收集的,是株洲酒厂出品的神州猕猴桃酒,那一年株洲酒厂倒闭了,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株洲倒闭的第一家国营企业”,黎老指着一个蓝绿色的瓷酒瓶告诉记者。“这个八仙过海酒瓶以及这个一帆风顺龙舟瓶,是台湾酒厂生产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陆放宽了政策,台湾居民可以探亲名义来大陆,这是当年一位去台湾的老兵回来探亲带给我的。”这组八仙过海酒瓶由八个拳头般大小的酒坛组成,白瓷质的酒坛描绘着八仙的形象,甚是别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