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孤独 从1984年往后每届奥运会的钥匙链收藏并不是难题,然而,往前追溯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孙宝传拿着那枚1940年奥运会的金属钥匙链激动地说:“自从我买了这枚钥匙链以后,在网上再没有人看到第二个了。” 当时在国内孙宝传找不到奥运钥匙链的卖家,不过幸好孙宝传是搞计算机技术出身,也算一个老网民,通过互联网从世界各地购买了大部分的钥匙链。学俄语的他,将有限的英语知识全部用在了网站的竞拍上,为了一个钥匙链,他经常和世界各地的买家激烈竞争。 起初接触网上竞拍的孙宝传总因为出价太早,没有掌握技术而痛失良机。“我通常是最后出手,如果很想要,我会给一个自己能承受的高价。”在参与竞拍的过程中他还了解到:“国外的竞拍秩序井然,不会有人故意抬价,竞拍到手的价格只比倒数第二名高出一美元。” 因为多是在国外的网站上竞得,所以每次只能托国外的女儿为其支付和先行接受,孙宝传笑言:“今年我女儿回来,通过海关的时候,还被开箱查看,一看到是钥匙链才放行。” “国际奥组委的展览我也看了很多,我的很多收藏他们都没有。”孙宝传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有些寂寞,在奥运期间,孙宝传将自己的部分收藏在潘家园的古玩市场展览了一番。在这个展览上孙宝传的奥运收藏显得尤为耀眼。“国内很少有人像我一样拥有每届奥运会的钥匙链。” 不过,让孙宝传感到欣慰的是因为奥运会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奥运收藏,可他并不打算将自己的收藏卖出,同时他以一个收藏爱好者的经历介绍,本届奥运会的钥匙链因为太多并没有全部收齐,并建议在收藏时,不要跟风,要更多考量物品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