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原名赵宜章,收藏圈里的朋友更愿用“老赵”来称呼他。老赵其实年龄不大,接近不惑之龄的他玩起体育收藏纯属偶然。而今,家中各种邮票已经林林总总,从德国到中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最新的奥运邮票,一应俱全。体育邮票不是热门藏品,老赵说:“藏己所好,二十年不后悔。” 寻找“盼盼”的足迹 18年前,老赵去储蓄所存钱,意外获赠一套亚运纪念币,纪念币上正是当年名震一时的吉祥物“盼盼”。老赵一下子就爱上了。 接下来,老赵就开始搜索“盼盼”的行踪,首先想到的就是邮票。这张邮政发行编号为J151的《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第一组)纪念邮票1套1枚,第二枚面值30分的就是拟人化的亚运会吉祥物——大熊猫“盼盼”。 1993年,我国发行了邮政编号为1993-6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纪念邮票,第二枚上身穿运动服的吉祥物“东东”和1996年发行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豆豆”都被老赵收于麾下。“‘豆豆’是以方连的形式印刷的,一套4枚,每一枚邮票一角都有拟人化的东北物产大豆,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植物为吉祥物的邮票。”老赵介绍说。 老赵藏邮,从没想过收益,“我不是做买卖,不会上千版地进货出货。”但是,1997年的邮市疯狂令老赵意外地体味了邮市也会有股市那样的刺激。 据广州的老邮商吴湘宁介绍:“面值十元的‘盼盼’小型张在1997年飙升至200多元,一下子翻了20多倍。”亲历了1997年的邮市后,老赵说:“不是没有诱惑,但是也有风险。我有自己的工作,收藏只是一个爱好,不会当成生意做。” 几年集邮下来,老赵明白了两件事,“一是发行量是‘生命线’;二是要集齐成套才能更好地保值增值。”对于前一点,老赵也吃过亏,像“东东”、“豆豆”和1997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中面值150分的小牛犊“圆圆”,由于发行量巨大,目前的市场价格都低于面值。但爱好运动和动物的老赵对于第二点也坚决贯彻。2001年,在邮票市场上换回了九运会的吉祥物“威威”,这已是第五枚邮票上的吉祥物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