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何泽华听说在广德县有一位唱皮影的80岁老人,已经唱不动了,手上有很多皮影和本子,何泽华兴冲冲地跑去想看看,却被老人生硬地拒绝了。“这可是我的命啊,你一个外人,怎么能看!”“皮影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对于老艺人来说,就是命连着命,卖掉吃饭的行当,就相当于命没了。”何泽华也是皮影人,他太理解老人的心了。但何泽华不死心,他打听到老人喜欢酒,就拎上四瓶好酒再次拜访,从不喝酒的他陪着老人将四瓶酒全灌了下去。趁着酒兴,老人打开了皮影箱,让何泽华过了把眼瘾,可刚一提出收购,老人脸色一变,啪地关上了箱子。 第三次拜访,老人已经躺在了病床上,老人说:“千万别让这东西没有了。”这一次,老人不仅将所有的皮影给了何泽华,更将自己珍藏的13个手抄本全部送给了他。不久后,老人便走了。 演出成为最大幸福 这几年,何泽华全职干收藏,经常入不敷出,只能靠制作皮影出售来填补。争取政府支持,争取民间力量的投入,才能让皖南皮影戏重新找到生命,何泽华对于皮影戏的未来,看得很清楚。这些年来,他先后为“安徽省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博物馆”等征集皖南皮影文物7000多件。他还给中国皮影博物馆捐出一套珍贵的清代晚期大件皖南皮影文物。“为这些好东西找一个更适合的家,不仅能让自己人看到,还能让外国人看到。” 要扩大皮影的影响,就要让观众亲眼目睹皮影的魅力。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带着老艺人走上舞台。现在,何泽华正忙着排新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从3月23日开始,何泽华和他的“皖南皮影戏剧团”将成为送文化下乡的“主力军”。为此,团里的老演员们兴奋不已,几天时间编写出了四个新本子,道具由何泽华亲手制作。 虽然忙,但是何泽华心里却难掩喜悦,“对于皮影、对于皮影表演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上台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