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我不是收藏家”

2010-06-29 08:44 来源:展现网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当代中国第一玩家王世襄,几十年来,家中庋藏紫檀、黄花梨家具无数,其80件珍贵文物鱼贯而入上海博物馆展览大厅。高规格藏品,高规格亮相,一代收藏大家却道:我不是收藏家。为何如此说,是矫情,还是谦逊?此说至少使多数自称收藏家的人汗颜。

    王世襄坦言,自己收不起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官窑瓷器,收不起宋明字画,而只收藏一些当时没人要、价钱便宜的木制家具。他认为,自称藏家,须拥有真正的古物,而这古物又必须是一种完全创造出来的艺术。紫檀黄花梨家具当属珍玩,首先在于其材料本身价值连城,如果把明朝黄花梨工艺移到普通白木上面,恐怕不会有太多人推崇明式家具的简洁疏朗,价格也将一落千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与其它艺术品相比,家具还不属于完全的艺术。商周青铜器、两汉漆器、唐宋瓷器、宋元明清书画等,是完全凭空创造出来的艺术,青铜器之常见金属、瓷器之瓷土原料、未成书画之前的一张宣纸,都没有多少价值。家具与这些艺术品相比,王世襄认为文化科技含量要稍逊一筹,因此说“我不是收藏家”,这看来是说了一点实话,其实还是谦逊。
   
    王世襄在最近一场谈话中提到,今日藏家大多不嗜古,与往昔崇尚古趣的藏家大相庭径。眼下,藏家大多喜欢年份浅的工艺品,瓷器喜欢明清,偏废唐宋;书画喜欢活人当场表演,而冷落古人丹青。如此这般,就产生了近代艺术品高于唐宋的现象,这实在有悖于中外古典收藏的基本准则。究其原因,一二百年的近代艺术大多制作得漂亮肤浅,比较符合现代人浅尝辄止、快节奏的生活特性。王世襄先生收藏了这么多珍贵木器,卓然成大家,鲜有出其右者,仍感觉离古意尚远,而向往古典藏家的情趣。
   
    那么古典藏家如何嗜古、又把玩一些什么呢?昔人大多奉宋朝赵希鹄之说为圭臬:“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周商。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可以想象,王世襄先生说自己不是一个收藏家,并非说给我等庸人者听,而是言与宋之赵希鹄等人闻矣。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