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收藏中外五万多种烟标(2)

2010-06-26 08:22 来源:搜狐社区新闻分区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世界上的烟标究竟有多少种,谁也说不清。陈云平不满足于本地收藏的烟标,1980年,他在民间集邮小刊物上刊登广告,表示愿意和别人交换烟标。这一招可真灵!全国各地闻讯与他交换烟标的纷至沓来。到现在,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他的烟标朋友,先后与他交换烟标的不下400人。

    美中不足的是,国外的烟标并不多见。1985年,陈云平尝试着给意大利、联邦德国的烟标收藏者写信。不久后,从没见过面的外国朋友给他回信,开始和他“互通有无”。

    陈云平边说边搬出一叠大信封,每个信封里装着一个国家的烟标:有英伦三岛的,也有来自大洋彼岸的,还有赤道以南的澳大利亚,中美洲小国牙买加等,薄纸的、硬纸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数一数,千余种,共来自五大洲近百个国家。

    30年间,陈云平收藏中外烟标多达5万多种,被称为我省目前收藏烟标量最大的“烟标收藏者”。今年初以来,他收藏的烟标数量更是直线上升,平均每月收到各地烟标朋友的来信300多封。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陈云平还准备举办一次烟标展览。

    烟标记录“抗美援朝”等历史

    在陈云平的收藏室里,书架上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放着一堆堆的烟标。

    陈云平收藏的早期烟标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时期,烟标上也都写有相关文字,记录了这段历史:国营中华烟草公司和公营新中烟厂出品的“飞马”、“东华”牌,均写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增加生产,支援前线”十六个字;中国福新烟草公司的“勇士”牌,也写有“抗美援朝立大功,全国全家都光荣”的文字,表达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决心。

    据陈云平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面临三年的自然灾害,国家号召克服困难,增产节约。烟标上也及时印以“响应号召,增产节约,提高品质,简化包装”、“为顾客打算,为人民服务”等文字。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此时的烟标,同样反映了历史的变化。”陈云平说,八十年代以来的烟标,就牌名图案设计而言,除了商标和包装功能外,更具知识性、艺术性和欣赏性。

    陈云平表示,烟标从收藏的角度讲,历史久远的东西和存世量少的东西为稀罕之物。他还珍藏一套南京卷烟厂出品的金陵十二钗烟标,十二枚一套,由名家刘旦宅作画,周汝昌作诗,陈大羽篆书,逼真地再现了黛玉葬花、妙玉奉茶、迎春诵经、探春结社、元春省亲、惜春描图、宝钗扑蝶、湘云拾麟、凤姐设局、可卿春困、李纨课子、巧姐纺织等,再现《红楼梦》里人物十二群钗栩栩如生的艺术风姿,全套烟标以高超的国画艺术和美妙绝仑的七言律诗,塑造了富有典型性格的红楼人物,极富民族色彩。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