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路在天津碱厂工作,他认为家中有两样东西最值钱,一是樟 木书箱,一是双人床柜。因为这两件储物家具里珍藏的是他多年来淘得的塘沽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的一些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一张摄于1947年的珍贵照片。 据了解,李红路这些珍贵资料都是在废旧书摊以及废品回收站里淘出来的。很多人在搬家、打扫卫生的时候往往把一些年代久远但看起来不值钱的东西当废品卖掉。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李红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转遍了塘沽区所有废旧书摊和废品回收站,淘来了这些宝贝。 一次,李红路在一个卖废旧品的小商贩那里看到一张破旧的老照片,从照片上的文字可以看出,照片摄于“民国三十六年九月”(1947年),是一张“天津县私立大沽初级中学校”(大沽中学前身)的师生集体照。李红路根据了解的历史知识,知道在1933年(民国22年)公布的《中学规程》中规定,私立中学应采用专有名称而不得以地名命名,而这张照片上“私立大沽初级中学”显然是以地名命名。这一点让李红路当即花大价钱买下了照片。后照片被录入《塘沽教育百年》,成为研究塘沽民国时期教育的重要史料。 从那以后,李红路开始有意将淘来的“宝贝”进行分类收藏,包括老照片、图书、票据、保单、信笺、合同等,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塘沽历史文化。李红路表示,最近两年找塘沽的历史资料越来越困难了,这些资料愈见珍贵。 李红路还将自己的收藏爱好从现实生活搬到了网络上。如今,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分享收藏心得,一起谈论塘沽的历史发展。李红路最近正准备着筹办网上博物馆,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塘沽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