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淘到明孤本《东坡诗话》

2010-06-22 08:27 来源:新浪财经 我要评论    

分享到:


《东坡诗话》

    “百年无废纸,故纸有遗香”。藏书,从明清开始盛行,是一种既高雅又通俗的收藏。省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任周瑞玉日前做客扬子直播室,讲述他藏书的经历和故事,还展示了一些他自己的得意藏品,其中两本绘本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连环画。

  南京藏书万册家庭超百户

  “藏书,是一项既优雅又通俗的收藏。”周瑞玉说,说其高雅,是因为藏书要求藏书人有一定文化素养,一看他的书架就能知道他的文化素质;说其通俗,是因为曾经有过一个调查,估计南京市个人藏书量达到万册以上的家庭应该在百户之上,而超过千册的藏书人家绝不会低于一千户。

  周瑞玉说,从明清开始,藏书就一直是收藏界最受欢迎的一项,居于书画、金石、陶瓷等四大收藏的首位。那时候几乎每一位文学家、艺术家、学者、读书人都是藏书家。有清代文人说道:“贫者以书为富,富者以书为贵,贵者以书为雅”的说法,而“书香门第”更是对一个家庭的最高荣誉。

  私家藏书是一个家族经济地位和文化档次的最佳体现。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书籍都代表着文化和知识,占有崇高的地位。在如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在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影响下,阅读功能已受到冲击,图书发行也成为公认的“夕阳产业”。但与此同时,书籍的收藏功能却大大扩张和显现出来。也就是说,书籍的阅读功能在不断萎缩,而书籍的收藏功能在不断扩大,藏书大有可为。

  “淘”来的有价值的才算藏书

  “现在图书泛滥,不少人都将收藏图书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但只有有价值的,才能算藏书。”周瑞玉说,他曾遇到过一位自认是藏书人的朋友。这位朋友为了证明自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藏书人,用了一栋别墅来放置他收藏的书,周瑞玉来到他藏书的书柜前发现,书柜里确实有大概2万册的书,然而全是一些包装豪华的礼品书。

  这些书是怎么来的呢?朋友告诉他,这些书都是书商带着画册来,他自己选择,然后送到家里来的。周瑞玉表示,这样的书,即使家里有上百万册也不能算是“藏书者”。

  那拥有怎样的书才算“藏书者”呢?真正的“藏书”是“淘”出来的。认真“淘”书,不但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有时还能找到不曾想过的书。周瑞玉说,藏书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书都值得收藏的。一般要满足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珍稀程度三方面。也就是说,一本书版本越少、时间越久远、存世量越少就越有收藏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百年无废纸,故纸有遗香”。

  他的两本藏书列入“珍贵古籍”

  江苏省珍贵古籍名著中有四本是私人收藏,而其中就有两本属于周瑞玉。其中一本是《东坡诗话》,“这本书是我当时花5元钱买回来的,后来才知道,居然是孤本。”

  周瑞玉告诉记者,这本书是他2003年逛朝天宫时淘到的,买回家一查资料才知道,《东坡诗话》除了他这本,还有两本,一本由著名收藏家郑振铎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一本由著名收藏家阿英捐给了安徽某图书馆。等他自己看过书后发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因为前两本《东坡诗话》都是清朝二酉堂刻本,所以大家都认为《东坡诗话》的创作时间是清朝,而他的这本《东坡诗话》却是明代万历年间盛云阁金陵刻本。这样的一个发现,得出了一个结论——《东坡诗话》在明代就被创作出来。

公司标志
编辑:尤文
连天红 藏家故事

相关文章

百万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