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侯耀文首度相见,是5年前一个夏日的晚上。那个夜晚,蛙声悦耳,蝉声美妙。 紧握侯耀文的手,掌心温暖,一股暖流沁入心房。有些人是“相见 不如怀念”,侯耀文却不是。他是永远不会让你失望的。只要他一开口,他的幽默,他的温厚,他的气度,都一应到齐。 本来是冲着他收藏的紫砂壶而去,可是未曾想,撞入眼帘的却是他的幸福、他的相声、他收藏的酒……总而言之,那时候的侯耀文是幸福的、快乐的。 侯氏三“宝” 侯耀文,绝对是一个性情中人,他从不装,认为装是一件累人的事。当着记者的面,他都用大碗喝茶,“喝大碗茶痛快!用紫砂壶泡茶,几口就喝完了,喝茶却要不停地泡茶,多麻烦,哪有大碗茶来得痛快。” 犹记得侯耀文当时笑着说,他的一生有三“宝”——妞妞(二女儿)、相声和壶。可是,今时今日,三“宝”依在,我们却唯独缺了他这个“宝”。 侯耀文毫不讳言,他一生最珍爱的“宝”,就是女儿。5年过去,一个场景仍旧深深地烙在脑海中,女儿要骑到他的脖子上,他也是一口应允……当侯耀文拿起一把壶向记者展示时,妞妞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捧着一把壶就走了过来,侯耀文则在一旁心惊胆战地叫着,小心!小心!别摔着!是的,他的两样“宝”,哪个摔着,他都会心疼的。 那时候的侯耀文是幸福的,妻子小鸟依人,女儿活泼可爱,事业如日中天。 造壶和说相声是相通的 为了第二样“宝”——相声,侯耀文很是愧疚地说,由于经常在外演出,没有太多时间陪家里的娘儿俩。 正是由于侯耀文的付出,他不仅继承了父亲侯宝林的衣钵,而且把相声说得有声有色,他的《糖醋活鱼》、《戏曲漫谈》《财迷丈人》、《见义勇为》、《京九演义》、《侯氏发声法》……脍炙人口。斯人已逝,逝去的不仅是笑声。 对于相声的领悟,对于相声的研究,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在2002年侯耀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曾剖析说,造壶和说相声其实是一个道理,可以融会贯通,不管你造出来的壶是如何的奇形怪状,可是在造壶时也不能忘了壶是用于泡茶的,否则造出来的就不能称之为壶;但造壶也不能只为了泡茶,否则造出来的绝对不是一把好壶。说相声亦是如此,既不能脱离生活,又不能完全为了“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