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块元宝石都没丢!被我们回族老傅家人保存着呢!”2月6日,67岁的傅效宏和63岁的傅效庄老人介绍说。 “元宝石”为乾隆亲赐 2月6日16时许,傅效宏和堂弟傅效庄道出了“宝石”背后的故事。 “在沈阳,我们回族老傅家的祖先叫‘傅杰’,是武进士,人称‘关东傅’。” 据介绍,当时老傅家大院就在现在宝石社区的位置。那两块元宝石一直放在傅家大院北门口,早先叫做“元宝石胡同”。1989年,改名叫宝石里…… 为了证实说法,傅效庄还拿出了一本《沈阳回民志》。 书中叙述:“乾隆年间,皇帝东巡盛京祭祖谒陵,听闻‘关东傅’力大无穷,便召其试拉无人能拉开的大铁背弓,并承诺通过考试必有重赏。但当‘关东傅’拉开铁弓之后,皇帝却没有兑现诺言,毫厘未赏……一年后,边界告急,乾隆欲召‘关东傅’领兵平乱,‘关东傅’心中不愿……乾隆大怒,欲斩傅进士,但念及上次的失信,顿感自己理亏,便赏傅进士御笔亲题的‘紫电青霜’匾额一块,悬挂其府门上……以及元宝形守门石两块……” “元宝石”为白石用于练功 从小就住在傅家大院的两位老人回忆说,这两块元宝石质地为普通白石。“石头上有裂纹形,长在1.50米之内,高0.70至0.80米,凹陷部分高约0.50米。” “我们小时候经常躺在上面乘凉,元宝石因为是皇上赐给我们老祖宗的,所以一直保存着……1990年动迁,便把两块石头转移到东陵傅家后代那儿去了。” 傅效宏介绍:“听老辈人讲,因为祖宗是‘武进士’,这两块石头是乾隆赐给祖先练功用的,类似于现在人锻炼身体时举的哑铃!” 昨日,在傅老家听到元宝石完好无损的消息,宝石社区书记张凤华很是感慨。 得知有许多社区居民仍对元宝石惦念,傅效宏老人表示:“我找个机会,让大家见见元宝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