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上海解放已60周年,很多事早已淡忘,但60年前参军的情景,永远铭刻在心中。
1949年7月我在解放日报上看到九兵团招考文艺工作者,我从小爱演话剧,于是立即赶到威海卫路一所小学去报考。没几天就发榜了,当我在报上看到“蓝翔”二字也排列在200多名录取名单中,我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唱起刚学会的《解放军进行曲》。
九兵团是解放上海的主力军,我分配在文工团。最激动人心的是发军装的庄严时刻,从穿上新军服那一刻起,我们就正式成了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士。
那时是供给制,从朱总司令到每个小兵,都没有工资,每月每人只发津贴费,主要用于买肥皂牙膏等。所发标准大约折合市场两斤肉四两黄烟的价钱。
我永远不会忘记,参军后第一次领津贴费,虽然没有几张,可全是新人民币,当时无比激动,数了又数,再找张玻璃纸包好,夹在书中,压在枕头下舍不得用。想不到这参军纪念品一收藏就是60年,同时还收藏了两张金圆券。
为何特别珍视这五元币?因1949年5月23日上海刚解放,军管会就接管了国民党中央银行,同时颁布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正式开业,并发行使用第一套新人民币,国民党所发行的金圆券为非法货币;在6月5日前暂准在市面上流通,过期作废。军管会还规定10万金圆券兑换人民币一元。
听听10万元的数字有点吓人,可解放上海前夕,我买张电车票要35万金圆券。
1948年8月蒋介石为挽回失败的政局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取代使用多年的法币。当时规定百姓的黄金一两兑换金圆券200元,一两白银兑3元、法币300万兑换1元。老百姓若不兑换,家中金银全部没收。谁知这种强盗性的币改,变本加厉地促使物价飞涨,金圆券也随之急剧贬值。也就是说9个月前币改时,以1500两黄金兑换来的30万金圆券,180天后只能买一包火柴,由此可知国民党的经济已完全崩溃。
我所收藏的60年前五元新人民币,它不但是我第一次领津贴费的参军纪念品,同时也见证了蒋介石政府榨取剥削人民血汗钱财的罪行。故而60年前浦江两岸市民,热烈欢呼上海解放,热烈欢呼解放军拯救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众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