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珍贵的东西都是美元计价 罗鹏举将常规定义的“军装”细化为三大类:一类是服过役的;一类是军版(和部队军人穿的一样,但不一定服过役);还有就是商业版,这当中也有根据需要定制的“军装”,不过那更像是时装化的改版军装。罗鹏举现在的网站上以销售最后一类商业版军装为主,但他对这部分衣服不愿多提:“说这些都丢人。” 问到罗鹏举国内目前军用品收藏情况如何,他说:“如果说军装和徽章,我这里是比较齐全的,但如果说到军用品收藏,那就太大了。现在有收藏退役装甲车的、高炮的、电子设备的……海南还曾经有一个房地产老板,弄度假村,他的创意是模仿诺曼底登陆的样子,你想想他那有多少军用品?” 任何收藏,如果钻下去,都是烧钱的行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你看这里每一样都是要花费很多精力和金钱的。好在我家里也一直很支持我,而我现在这些(两个屋子的军装用品),完全是自己爱好,也不赚钱,我要以玩养玩,我还有自己的工作。” 不过,就在这个小区的屋子里,罗鹏举有了相对固定并且不断扩大的消费群,网站上商用军装的业绩也在增长。 “来这里购买服过役军装的人,其实面很广。 有大学生,也有明星,还有做企业的。其实这个门槛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高,比如,有尼龙的军装,才七八百人民币,皮质外套也就六千左右的。 明星里面的话,像冯小刚喜欢穿M65 式军装,水木年华、高旗、李延亮他们都经常过来买军装。 这个东西,喜欢上了还真撒不下手,比如李延亮,他是个略有洁癖的人,但就喜欢服过役的军装。“ 对于这部分喜欢军装的人,罗鹏举分析他们的心理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部队情结重。在买家当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服过役的军人,哪怕是退役了,他们还是舍不去军旅情结;二是穿军装几乎是每个男人的心愿,这样的心理也是改变不了的;三是因为军装很时尚。 这个圈里还有另一个规矩——对于珍贵的东西,一般都是以美金计价:“因为收这些东西的时候,世界各地跑,人家也不跟你说人民币呀。” 罗鹏举将喜欢军装的人分为三类:一类是尊重军装和军用品的人;一类是不懂军品,但是知道这个赚钱,用来营生的人;一类是跟风者。 “最后一种还是比较多,比如在97、98 年的时候,动不动就有人冲过来问‘你有美国军装没?’基本是看见绿色就买。” 派对婚礼拍大片 军装最时尚 冯小刚拍《集结号》的时候,对服装的要求是“要那时战争的真品”,于是,他们约到了罗鹏举。合作的开始,是罗鹏举坐下来与冯小刚谈了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记录下需求,认真磋商,然后才开始找服装。 “后来网上是有一些人批评《集结号》的服装,但这部片子的服装大概是国产军事题材电影里最严谨的了,至少主要演员的服装没含糊。” 但是对于现在热播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服装,他认为就“不敢恭维”了,所以索性不看,看了“闹心”。 此外,罗鹏举的军装,现在有更广阔的运用。 比如曾经提供过给哥们结婚:“结婚那天,新郎穿的是美国海军将级军官的衣服,新娘穿的是美国海军女兵服。新娘是一身白,新郎的裤子是白色的,非常搭。而我们这群哥们儿,一色的美国陆军军装,帅极了。” “有一些杂志来我这里借军装拍片,有的穿法是我一开始不理解的,比如拍女模特,他们非要男军装;一些男模特却穿着军装上衣,下面配牛仔裤,甚至是白色的。”罗鹏举呵呵一笑,虽然不理解,但他也不反对这样配搭:“确实非常时尚。” 而另一个让罗鹏举印象深刻的是为一个公司做活动策划:“他们邀请了客户和媒体,我们就在会议室放了很多大桌子,弄成‘文革’大会的样子,铺的都是军毯,参会的人全部要穿上65 式军装,参会礼物是一个军用书包,里面放着会议资料,棒极了。” “现在个人来买或者租借的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化装舞会啊、Party 啊,穿军装是很时尚,很抢眼的事情。” 不过对于军装改革后的时装化,罗鹏举认为是一种趋势,但暂时不在他研究和收藏的范围内,目前他更有兴趣的还是各国军装上的细节问题,以及军装背后的故事。他的目标是,继续收藏,并且继续完善软件,直到做成一个博物馆。 |